青年节读到苏轼此诗第五句,感慨万千
原标题:青年节读到苏轼此诗第五句,感慨万千
今日青年节,对奔四的我来说,颇有些尴尬。
我们到底还算不算青年呢?又或者干脆自我安慰,现在不流行说青年啦,我们归来仍是少年……
早起读苏轼送别安惇的诗。此君乃后来同文馆之狱及元祐诸臣案的重要人物,可谓苏轼的对立面,此为后话,存而不述。甚至,此诗虽名送别,实际上,跟安惇也没有太大关系,完全可以将之解读成苏轼的自言自语,自我剖析,明里替他人践行,实际浇自己块垒。
且看原诗: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他年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
我昔家居断还往,著书不暇窥园葵。
朅来东游慕人爵,弃去旧学从儿嬉。
狂谋谬算百不遂,惟有霜鬓来如期。
故山松柏皆手种,行且拱矣归何时。
万事早知皆有命,十年浪走宁非痴。
与君未可较得失,临别惟有长嗟咨。
首句用的是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典故,相信朋友们十分眼熟,不作详解。
第三四句则说自己也曾摒弃俗事,努力著书立说,连园子里开的鲜花都懒得去看——反推以前,大概必是见一朵写一首的——但后来却又羡慕人家官场得意,于是也追逐名利,将做一个纯粹的文人的理想,抛诸脑后。
第五句前半截紧接上文,半生奔走,以为凭借自己努力,一定能得偿所愿,到头来,却有竹篮打水一场空之感——看到此处,大家或许已经想起人未至而笑先闻的王熙凤,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真正让我心有戚戚的,则是后半句,惟有霜鬓来如期。
尽管苏轼是用它来与前半句进行强烈对比,以引出后面所写的浮沉都是命,半点不由人,但古人之诗之所以能流传千古,却因它的张力极大,读者未必全然服从于作者之意,而能从中生发出自己的感慨。
因为读到这句时,我的感觉很单纯——
哎,老啦,白头发都生出来啦。
其实,少白头的人也不少,我常在人前自夸的是,自己一头又硬又黑的短发,有如鲁迅一般。
犹记大学某日上课,我说自己从无白头发,同学不信,于是赌一餐饭。
他说找到一根,我不信。那时一般手机还不能拍照,他为了那顿饭,想尽办法,硬是将之扯下——但多少年来,也就那根而已。
直到最近,母亲说我怎么头发显得稀了,女儿则笑,爸你又有白头发了。请老婆帮忙,她说,不扯,扯一根,白一千……
扯一根当然不会马上白一千,但正因白发如期而至,才会扯了这根又长那根……越长越多,及至三千丈之远。
上有老下有小,虽然每天努力上班,但仍觉事业无成——苏轼那句,真写到心里去了。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青年节读到苏轼此诗第五句,感慨万千
《2020年五·四青年节特别节目》节目单最新出炉了!
鉴赏苏轼《韩幹马十四匹》
白居易与苏轼的鸣鹤之应
青年节里话修养
青年节海报 | 趁风华正茂 给世界无限可能
一首送别诗,解密苏轼为何一生坎坷?
苏轼最经典的5首诗,千古名句,流传至今,写作文用上很加分!
寒食节至 看苏轼如何将“失意”变为“诗意”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北宋·苏轼
网址: 青年节读到苏轼此诗第五句,感慨万千 http://www.shhpp.com/newsview143610.html
推荐社会
- 1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8297
- 2包养百位嫩妹一夜9女,台湾富 6776
- 3猎艳?猎物!男子出国猎艳被间 4565
- 4这个打架子鼓的王安宇也太帅了 4405
- 5神仙选手!16岁全红婵已跳出 4028
- 6圆桌|从人和故事出发,谈谈推 3870
- 7读刘慈欣的《三体》:技术统治 3804
- 8真希望他们只是万千寻常人家中 3613
- 9导播:人都到齐了,来个大杂烩 3435
- 10孟子义李昀锐《奔跑吧》路透曝 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