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宗教中国化”?宗教学者:适应社会 尊重规律 内外融通
原标题:如何理解“宗教中国化”?宗教学者:适应社会 尊重规律 内外融通
中新社重庆5月13日电 (记者 刘相琳)第二届巴蜀文化论坛13日在重庆开幕,80余名中国宗教团体负责人及宗教研究学者汇聚一堂,以巴蜀宗教文化为切入点,对宗教中国化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研讨。
本届论坛以“中华文化与宗教中国化”为主题,由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和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共同主办。论坛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主席、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沈斌认为,天主教中国化是福音扎根中国、融入社会和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天主教中国化不是要改变信仰,而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要从服从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服务于教会的牧灵福传使命出发,深入推进天主教中国化。
沈斌说,做好天主教的教义教规中国化阐释,不能停留在神学经典的某些词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简单比附,而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对神学经典和教义教规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阐释。
四川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智海法师说,世界上曾产生过许多宗教,能存续至今的并不多,大多数因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中国现存五大宗教,也经历了逐步适应中国社会的复杂而曲折的过程。宗教中国化,是充分尊重宗教生存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胡诚林说,坚持道教中国化的实践路径,就是要解决和实现古老道教的当代化、同契化问题,不断推动当下道教在自身发展进步过程中,能满足其外在的社会要求及内在的信仰要求,进而实现内外融通、道俗同契的目标。历史告诉我们,国强则教兴。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就是要求道教界在思想观念上除旧维新、吐故纳新,积极融入中国精神。(完)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如何理解“宗教中国化”?宗教学者:适应社会 尊重规律 内外融通
专栏F|单词107宗教(上):做善良的天使,尊重他人宗教信仰
爱情就像宗教
从宗教神秘主义说到瑜伽
梁文道:宗教在我们这个时代还重要吗?
德国将培养更多本国伊斯兰教教职人员以防宗教极端化
会议|佛教中国化研究的历史与展望(上)
魏崇新:《金瓶梅》的宗教意识与深层结构
【嘉兴上元】融入日本的宗教
范子烨:中国人宗教的精髓
网址: 如何理解“宗教中国化”?宗教学者:适应社会 尊重规律 内外融通 http://www.shhpp.com/newsview144700.html
推荐社会
- 1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8164
- 2包养百位嫩妹一夜9女,台湾富 6766
- 3猎艳?猎物!男子出国猎艳被间 4559
- 4这个打架子鼓的王安宇也太帅了 4405
- 5神仙选手!16岁全红婵已跳出 4026
- 6圆桌|从人和故事出发,谈谈推 3790
- 7真希望他们只是万千寻常人家中 3609
- 8导播:人都到齐了,来个大杂烩 3435
- 9读刘慈欣的《三体》:技术统治 3383
- 10孟子义李昀锐《奔跑吧》路透曝 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