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时间之维讲述中华美学
原标题:以时间之维讲述中华美学
以时间之维讲述中华美学
《四时之外》:朱良志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时间”是艺术和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如何看待和表达时间,体现着一个民族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的独特之处。北京大学教授朱良志的新著《四时之外》,分为4编共13章、58万字,从时间和历史入手,深入梳理中国艺术观念的形成,发掘中国艺术在超越时间中所体现的独特历史感和生命观,打开了哲学和艺术对话的新空间。
书中提到,中国艺术重视生命境界的创造,追求形式之外的意趣,要在变化表象中表现不变的精神,时间性超越便是艺术家最为重视的途径之一。今天我们习以为常的时间观念,实际是伴随工业化与现代化发展的产物,全球统一的标准时制度直至1884年才确立。中国自古就有适宜自身生产生活方式的时间观,在此之上蕴生出独特的艺术观念。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说:“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纪历志”是人对时间长短的规定。而“自成岁”,就是摆脱这种外在的时间规定,伴随生命自身的时间节奏自然生长。在中国艺术家看来,人们通常所说的时间,其实是外在秩序的时间,它是由空间变化所确定、被历史叙述所记载、在知识系统中沉淀出的,是秩序化的和刻度化的。而世界有其内在节律,“山自青青水自流”,才是中国艺术推崇的天地本然的时间感。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古今,也是一种时间观。中国古代文人推崇古意、古拙、高古……书中提到,中国艺术一系列关于“古”的怀想,并不是保守,也不仅仅是怀念过去。“古”强调的是穿过知识密林,穿越历史空间,引出世世代代人们心里流淌的生命真实。人要穿透时间的表层,从心灵上立定功夫才能打通古今的界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这是“非时间性”的,也正是中国美学之“文”的重要特征。
《四时之外》也专门有关于“雅”的讨论,将中国艺术体现的时间观通过古雅、文雅、典雅、风雅四个角度进行深入阐释,凸显传统艺术的独特趣味。另外,整本书的设计编排比较雅致。文字上延续作者一贯的行文风格,优美畅达,富于意味和意境;图像上运用大量中国传统书画印等艺术作品,并辅以笔墨纸砚、松菊桐梅、山石苔荫等实物图片,以文、图、物多个角度,呈现出独特的中国文化之美,给读者带来审美享受。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16日 20 版)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采掘中华美学文化之源——《〈周易〉的美学智慧》
乌兰巴托中国文化中心:国之瑰宝讲述中华文明史
《美从一杯茶开始》解读中华传统茶美学生活
木兰横空出世影视投资靠谱,中华美学精神处处可见
我愿为中以文化交流搭建桥梁----专访荣获第14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的以色列出版家拉维
胡维平:中秋之思
美学社之节日美学:二月二、龙抬头
“愿以吾辈之青春,守护盛世之中华”
《有一种生活美学叫成都》 一起探讨成都生活之美的核心
全国水彩·粉画作品展览聚焦传承中华传统美学
网址: 以时间之维讲述中华美学 http://www.shhpp.com/newsview175410.html
推荐社会
- 1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8297
- 2包养百位嫩妹一夜9女,台湾富 6776
- 3猎艳?猎物!男子出国猎艳被间 4565
- 4这个打架子鼓的王安宇也太帅了 4405
- 5神仙选手!16岁全红婵已跳出 4028
- 6圆桌|从人和故事出发,谈谈推 3870
- 7读刘慈欣的《三体》:技术统治 3804
- 8真希望他们只是万千寻常人家中 3613
- 9导播:人都到齐了,来个大杂烩 3435
- 10孟子义李昀锐《奔跑吧》路透曝 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