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百年老船木遇到花丝工艺 让非遗融入当代艺术与生活

百年老船木遇到花丝工艺 让非遗融入当代艺术与生活

来源:生活好品牌 时间:2024年05月22日 20:12

近日,非遗花丝创研项目“花丝驻地计划”艺术家施斌带来新作《花丝大观自》,该作品正于潮宏基“臻宝博物馆”正式展出。

《花丝大观自》将舟山百年老船木与花丝工艺巧妙融合,让非遗真正融入当代艺术与生活。作品结合了山海经异兽为灵感与花丝创新表述,将非遗花丝八大技法以独特的载体形态呈现于船木之上,让参观者多角度地感受用非遗花丝在舟山船木之上叙事的文化创新魅力。

施斌是上海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其作品多次获得德国iF设计奖、红点设计奖。生于浙江舟山的他,对舟山船木有独特且深远的情怀,他的标志性创作“船木发声计划”项目于2015年启动,缘起对曾经主宰东海渔业几百年的大木船在新时代谢幕的人文思考。以船木为媒,赋形民族人文精神哲思,该项目的交互装置创作获2021国家艺术基金支持,同年,施斌凭借在传统非遗文化复兴创作的理念和成果获得上海市艺术科学规划重点项目。

首次亮相的作品《花丝大观自》,被施斌形容为“可以听读的木上蜃景”,积蓄着他对历史的回顾与总结、对当下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想象,作品更吸纳了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花丝镶嵌工艺所象征的“工不厌精”的精神传统。

新材料不断涌现与工业技术的飞升,让木船逐渐走向黯淡,但在施斌眼中,船木独有的沧桑与粗犷像是时间与自然之力的宣告,像是历经一世、参透风雨的长者最后的豁达。施斌将自己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倾注在船木之上。在他眼中,每一块老木头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他将这些“朽木”带去自己在上海的工作室,在2015年启动了“船木发声计划”,以此寄予自己对曾经主宰东海渔业几百年的大木船在新时代谢幕的人文思考。

在过度追求高效和快捷的时代,如何传承民族文化本心,让民族人文精神持续滋养时代?“创新传承”被施斌认为是解题的关键。“木也好,花丝镶嵌也好,当非遗融入到时代的思想和智慧中去,方能始终前行。就如同用花丝进行融合创作,其难点在于如何解构花丝传统工艺,如何解构传统,用当代的手法创作出新的东西。”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听非遗讲故事|花丝镶嵌:宫廷千年绝技的最新表现
努力让非遗成为当代艺术
让非遗传承人“富起来”,才能让非遗传承“活起来”
各国非遗传承人齐聚一堂 世界的非遗在中国寻找下一站
非遗融入生活 萧山花边非遗生活馆开馆
成都国际非遗节:让传统非遗焕发新活力
“90后”天津非遗传承人:让传统宫廷技艺焕新彩
这场特别的读书会,让残疾人在传统文化中感受生活之美
“非遗三宝 福满四季”非遗文化国际交流论坛暨燕京八绝成果展在京举行
丁明鸿李东王成大师非遗三宝福满四季赏瓶

网址: 百年老船木遇到花丝工艺 让非遗融入当代艺术与生活 http://www.shhpp.com/newsview190040.html

所属分类:美好生活

推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