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的这首诗,不仅杀气腾腾,更透着一股邪气
黄巢,是唐末农民起义的领袖。黄巢起义军采取流动作战的方式,横行全国十年之久,两度攻陷长安,沉重地打击了腐朽不堪的唐王朝的统治。值得讽刺的是,黄巢虽打着为民除害、“天补平均”的旗号;却生性嗜杀,残忍到令人发指。
黄巢,贩卖私盐出身,善于骑射,粗通文墨,有一定的才气;这是后世对他的评价,但黄巢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自己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却怀才不遇,屡次落第。那年,黄巢又一次落榜之后;愤从心头起,怒向胆边生,做出了这首杀气腾腾的《不第后赋菊》。喜哥认为,黄巢的这首诗,不仅杀气腾腾,更透着一股强劲的邪气!
全诗的大意是:等到秋天的九月初八;菊花盛开后,其他百花全都凋谢。冲天的菊香浸透整个长安城;满城的菊花犹如无数个披上黄金甲的战士。
就该诗的写作水平来说,相比唐朝的众多诗句,几乎中等都算不上;就该诗的气势上来说,相比古今帝王的作品,有过之而无不及;就该诗的喻意来说,无从比较,但给人一种万事做绝的狠劲。整首诗给人的感觉,像一个心理极度阴暗又心狠手辣的人,在疯狂地宣泄。
为何说这首诗“杀气腾腾,透着一股邪气”?九月九日重阳节,才是登高赏菊的正日子;这里写的却是“九月初八”,显示出黄巢迫不及待的想要造反(当然也是为了押韵)。一个“杀”字,不留余地,凡是不是我这种“菊花”品性的人,全都斩尽杀绝。“冲天”和“透”,既彰显了黄巢想要改天换地的决心,又展望了造反成功以后要达到的深度和广度。“满城尽带黄金甲”,揭示了,一旦占领长安,而唯我独尊的那种霸气。
菊花,具有耐寒傲霜的品质,为历代文人所称颂,也是好多文人、雅士自喻的对象。最出名的,莫过于陶渊明了;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道出了隐居田园、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向。黄巢也喜欢菊花,但他并没有任何隐居世外桃源的意思,只是附庸风雅而已。在他的诗里,菊花完全改变了那种独立清高、逃避世俗的性格;全成了积极入世、披着黄金甲的战士。战士能干什么?除了保卫,就是杀戮了。此诗让人想到的,不仅仅是满眼金灿灿的菊花,更是红彤彤一片的血流成河。
大家想过没有,如果全城到处都是黄灿灿菊花,有没有感觉到这个地方非常之吊诡?如果满城都是穿着黄金甲且面无表情的士兵,有没有感觉到后脊背发凉?近代以来,西学东渐,菊花由原来托志的对象变成了祭祀的用品,以现在的习惯来看,满城的菊花就更显的阴森恐怖了。
黄巢攻打广州时,杀人无数;二次入主长安时,全城男丁被屠;攻打陈州时,以人肉做军粮;此时的他,已经变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大魔头。纵观整个人类历史,其惨无人道、灭绝人性之举,几乎无出其之右者。所以黄巢的诗,读起来,总觉得别扭,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其实是他本身的邪气在字里行间的流露而已。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不可理解的历史人物,大唐黄巢
此人一篇文章压全唐,一生著作无数只存两篇,这首诗成为一种时尚
此人因外貌丑陋,被皇帝革除状元,他一怒之下赶走皇帝,自立为王
君子之交淡如水,骆宾王的这首送别诗,短短20字便动人心弦
人称“大老粗”黄生兴,虽失去一臂,但是抗战老兵杀气腾腾
“碧玉妆成一树高”——《咏柳》这首诗的高妙,从第一句就开始了
人工智能写了首诗,这首诗的知识产权到底归谁?
袁枚的这首诗,只有短短20字,却含有无限童趣,值得一读!
中国历史上最凶残的书生,从一介书生一路杀到冷血帝王只用了两年
韩国网友不会觉得这首诗也是他们国家的吧
网址: 黄巢的这首诗,不仅杀气腾腾,更透着一股邪气 http://www.shhpp.com/newsview203997.html
推荐社会
- 1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8297
- 2包养百位嫩妹一夜9女,台湾富 6776
- 3猎艳?猎物!男子出国猎艳被间 4565
- 4这个打架子鼓的王安宇也太帅了 4405
- 5神仙选手!16岁全红婵已跳出 4028
- 6圆桌|从人和故事出发,谈谈推 3870
- 7读刘慈欣的《三体》:技术统治 3804
- 8真希望他们只是万千寻常人家中 3613
- 9导播:人都到齐了,来个大杂烩 3435
- 10孟子义李昀锐《奔跑吧》路透曝 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