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人士在北京共同纪念孔子诞辰2575周年
中新社北京9月28日电 (黄欣欣)“孔子是我们的共同信仰,有机会来祭拜,我们不会缺席”,76岁的台胞李济捷28日在祭孔典礼现场说。
当天是孔子诞辰纪念日,两岸百余位专家学者、基层代表和青少年齐聚北京市海淀区白家疃广场,共同纪念孔子诞辰2575周年。
9月28日,2024两岸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讨活动在北京举行,图为活动环节之礼乐祭孔典礼。 黄欣欣 摄
台湾中华奉元学会监事李济捷是受邀观礼嘉宾之一,在台湾曾师承“经学宗师”爱新觉罗·毓鋆。他向记者回忆起求学往事,那时候考大学,语文占比很高,《论语》都全文背诵,孔子的思想深入人心。近年大陆祭孔活动做得很好,因此他特意和妻子从台湾前来参加。
北京四海孔子书院的祭孔活动由来已久。自2016年起,书院联合两岸师友,将活动上升到礼乐典礼的层次,以诗歌舞乐为主题,诠释孔子的精神及学子对圣贤教化的理解与践行。
当天的祭孔仪式于上午7时30分正式开始,有迎神、初献、亚献、终献、送神五个环节,其间穿插雩舞、武舞、佾舞等仪式。“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雩舞环节,多名孩童身穿黄色舞衣,伴着乐声诵读《论语》,与在场嘉宾共享礼乐文化,共沐儒韵清风。
台湾中华历史文化研究协会理事长苏建诚已连续五年参加祭孔典礼。在他看来,举办祭孔活动除了缅怀圣人之意,最重要的是让年轻人有效仿的榜样,“这是复兴中华文化的一小步,也是重要的一步。”
典礼结束后,两岸专家以“两岸青少年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承”为题展开座谈交流,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朱松岭在主旨发言中指出,两岸同胞肩负着弘扬中华文化的责任,这不仅是历史使命,更有其现实紧迫性。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强势入侵,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文化身份和民族精神。在他看来,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如仁爱、诚信、忠义等,不仅是青少年个人成长的重要指引,更是塑造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根本。
“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爱新觉罗·毓鋆纪念展也于同日在四海孔子书院开幕。(完)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两岸人士在北京共同纪念孔子诞辰2575周年
两岸学者聚厦纪念施琅诞辰400周年
中国六地共同纪念林则徐诞辰235周年
河南纪念老子诞辰2595周年
纪念何香凝诞辰145周年艺术精品展在深圳开幕
纪念柴可夫斯基诞辰180周年音乐会在北京金台艺术馆隆重举行
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精心策划“1+5+N”活动体系,亮点提前看
北京京剧院“纪念京剧大师马连良先生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4月启幕
纪念吴昌硕诞辰180周年展在东京都美术馆展出
纪念大师诞辰120周年演出启幕
网址: 两岸人士在北京共同纪念孔子诞辰2575周年 http://www.shhpp.com/newsview224878.html
推荐社会
- 1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8297
- 2包养百位嫩妹一夜9女,台湾富 6776
- 3猎艳?猎物!男子出国猎艳被间 4565
- 4这个打架子鼓的王安宇也太帅了 4405
- 5神仙选手!16岁全红婵已跳出 4028
- 6圆桌|从人和故事出发,谈谈推 3870
- 7读刘慈欣的《三体》:技术统治 3804
- 8真希望他们只是万千寻常人家中 3613
- 9导播:人都到齐了,来个大杂烩 3435
- 10孟子义李昀锐《奔跑吧》路透曝 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