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名东莞素人写作者走进文学名刊,与名编辑面对面
7月19日至21日,参加鲁迅文学院东莞作家研修班的36名素人写作者,接连走进《人民文学》《文艺报》《小说选刊》《中国作家》等文学杂志期刊,与名编辑面对面深入交流座谈。
这些名刊与东莞渊源深厚。《人民文学》早年就力推王十月、郑小琼等东莞作家,助其走向全国。近年来,《人民文学》创作中心落户东莞、“人民阅卷”活动在莞举办,更是成为“东莞文学现象”的重要推手。《文艺报》最早聚焦东莞新大众文艺,多篇报道让东莞“素人写作”从地方现象跃升为全国关注的热点。
“今天到这儿,真像乡下人突然有了城里的亲戚!” 《文艺报》的东莞作家交流会上,“石材诗人”曾为民这样说道。中学历史班主任易翔分享自己对文学的看法,他视文学为“创可贴”:“它让我从平淡日常中找到乐趣,抚慰伤痕。”
东莞市作协主席胡磊在交流会上坦言,对于基层写作者,能来这里,“等于摸到了中国文学殿堂的心脏”——感受文学历史的纵深厚重,也从编辑指点中汲取养分,重温初心。
“东莞素人写作群体规模大、成绩亮,实力强劲!”《人民文学》副主编陈涛赞叹,“鲁迅文学院首次为素人开班,足见作协重视。”他感慨文学奇妙,让天南地北的东莞作家聚成“素人写作群”,一同进京学习、交流。“看到大家分享时的真诚笑脸,很感动。文学是与人为善的事业,滋养人心。”
东莞“素人写作”,是新大众文艺的生动实践。这座改革前沿、制造高地,同时也是文学的沃土。鲁院首个素人写作专题班的高规格举办,标志着东莞文学现象正从“现象级热潮”升级为“可持续生态”。
这36位写作者扎根各行各业:“烧烤诗人”在“炭火安居”,“清洁女工”在“擦亮高楼”,“石材工人”在“听石写石”,城管、小贩、菜贩、送气工、大厂管理者、小厂钳工……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从生活中汲取养分,佳作频出,印证了“人民是文艺创作源头活水”。
其中,温雄珍的诗歌《炭火上安居》入选中国作家协会2025年度“作家定点深入生活”项目;王瑛的报告文学《擦亮高楼》入选2025年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的“奋进新征程、书写新史诗”主题专项。
相关知识
东莞新大众文艺从“现象级热潮”升级为“可持续生态”
《人民日报》对话莞城素人写作者穆肃,探寻新大众文艺发展
碧江非遗文化走进东莞各类文化场所
素人作者笔下的女性:在书里,读到了自己的妈妈、奶奶、外婆
以新大众文艺创作者为主体!东莞签约四大类百名创作者
网络作家孔鑫雨带领读者走进她的“梦境与创作灵感”
素人写作丨素人诗歌永远都在,因为总有人写诗和读诗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东莞创作研究基地” 落户东莞樟木头“中国作家第一村”
又一大展举行,故宫博物院等组团来访东莞,考察对接供应链
国内诗歌名家东莞采风,“生态诗歌”圆桌对话聚焦生态审美
网址: 36名东莞素人写作者走进文学名刊,与名编辑面对面 http://www.shhpp.com/newsview333990.html
推荐社会
- 1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8128
- 2包养百位嫩妹一夜9女,台湾富 6766
- 3猎艳?猎物!男子出国猎艳被间 4559
- 4这个打架子鼓的王安宇也太帅了 4405
- 5神仙选手!16岁全红婵已跳出 4026
- 6圆桌|从人和故事出发,谈谈推 3779
- 7真希望他们只是万千寻常人家中 3609
- 8导播:人都到齐了,来个大杂烩 3435
- 9读刘慈欣的《三体》:技术统治 3180
- 10孟子义李昀锐《奔跑吧》路透曝 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