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山水之间见天地: 常朝晖的笔墨春秋与时代心印

山水之间见天地: 常朝晖的笔墨春秋与时代心印

来源:生活好品牌 时间:2025年08月15日 09:10

山水之间见天地:

常朝暉的笔墨春秋与时代心印

发表于《书画山东》2025年第1期

齐鲁大地的浑厚文脉,在画家常朝晖笔下幻化成古老秀美的山水长卷。从摹山宗水、沂蒙晨曦到海隅潮头,他的画笔不曾歇笔。齐鲁画坛领军者,近三十年创作实践中,他在传统与现代博弈间坚守创作母题:扎根齐鲁文化沃土,以开放视野观照天下山水;坚守齐鲁风骨,又以时代审美重构传统山水的当代形态。其艺术坐标,恰似一部流动的齐鲁山水志,于波澜热浪间构筑属于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

一、地域基因的觉醒:绿城绘梦的山水密码

济南本就浸润了南朝昭明的艺术熏陶,常朝晖1968年生人,成长于泉城的他,童年记忆里满是摇曳波光。千佛山侧柏,还有舅舅傅绍圃画室中的墨香,作为山东山水新探索者,常朝晖家中的历代名家真迹,以及“师法自然”的山水新途,常家集字的历代名家真迹,又以“师法自然”的新途,为他埋下艺术启蒙的种子。少时,他骑行探访鹊山、华山,在张择端《鹊华秋色图》故地探寻古今重叠的山水密码,初次意识到山水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是文化载体,是历代文人精神投射的镜像。


《万笏朝天》 常朝暉

携齐鲁文化底色出走山东,黄山奇崛、漓江灵秀、敦煌苍凉,让他在对比中更明晰地域文化的独特价值。2019年《青檀秋色图》,正是这种文化自觉的彰显:保留古意的树,融入现代审美形式线,让历史与当下在墨色中对话。“以地域为根,以天下为怀”的理念,使作品既含齐鲁山水的雄浑刚健,又有水墨化的灵秀,契合“北骨南风”的建构思路,又暗汇江南秀逸的韵致,终成“借古开今”的独特风格。

作为院长,常朝晖成了文化的传灯人,2024年3月,他担任山东美术馆馆长,带领团队在全国推行新策展,将齐鲁文化在全国性大展强势输出,强化山东品牌。以“齐鲁画风”为帜,组织画家深入沂蒙老区、黄河滩区写生,让齐鲁山水从文人案头清供,蜕变为装载时代记忆的精神象征。


《又见青绿》 常朝暉

二、笔墨体系的重构:传统之上开新途

常朝晖的艺术探索,始于对传统的珍视,早年研习王蒙“牛毛皴”“解锁皴”,却不将此当作桎梏,而是立足于对生命体验与时代的回应。沂蒙山区的梯田蜿蜒,将写生中对土地的敬畏融合;临泰山,他感悟斧劈皴的雄强与披麻皴的柔韧,在山石与笔墨博弈间,找到“刚柔并济”的表达,既强调书写性,又有山石体积感,成就齐鲁山水的标志性语言色彩运用上,他于小青绿山水探索内美,以石绿、石青入画,色调浑厚,严守“色不碍墨,墨不碍色”的传统底线。2023年《二十四节气》系列,以嫩黄、石青、石绿为主色调,借四季与节气变化演绎韵律;将水墨“随类赋彩”的规律打破,让墨与色自由生发,这一“融合”,是对传统的致敬,也是新的创造。

构图上,他借造化契机,以“大观小”转换视角,将高远、平远、深远之法融合,画作《沂蒙早春》中,近景朦胧,中景梯田,远景房屋,营造“咫尺之图写千里之景”的视觉冲击;细节处融入人间情味,如石碾滚落的痕迹,实现宏大叙事与细腻抒情的统一。


《故宫御花园一角》 常朝暉

三、时代精神的映射:山水里的家国情怀

常朝晖的山水创作与时代同频,面对城市化进程,他捕捉人与自然关系之变,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融入创作。2018年《在希望的田野上》,现代农庄代替青山,公路车辙叠着雨痕,劳作人群与白鹭相戏,传递对生态文明的礼赞,更暗合时代对“金山银山”的期许。

重大历史题材创作中,常朝晖亦尽显担当。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的《万笏朝天》,以泰山为母题,十八盘险峻与云海壮阔,象征中华民族坚韧包容;《中俄万里茶道》长卷,水墨重彩交织,展茶道历史沧桑,叙文明交流故事。这些作品突破文人趣味,立“以山水写时代”之新范式。


《大暑》 常朝暉

四、境界的超越:从画家到文化传灯人

常朝晖的艺术追求不止于技法的锤炼,更臻于精神境界的提升,工作室名“开元山房”,意取“开一代之元风”,案头常置《周易》《庄子》,从传统文化寻现代山水精神根脉。《故宫御花园一角》中,细腻绘宫廷园林典雅,却于苔点勾栏间融入文人淡泊,让皇家气象与士人精神达至平衡,解码文化基因深层意涵。

全球化语境下,他持守文化自觉。于韩国、欧洲展览,拒绝为迎异域审美改笔墨本质,而以山水传递“天人合一”东方哲学。当西方观众驻足《阳春开物》,感受的不仅是视觉之美,更是中国山水的普世精神。


《个园》 常朝暉

身为多所高校博导,他培育兼具传统功底与创新意识的青年画家;任山东画院院长后,推动“艺术惠民”,让高雅艺术走进社区、乡村。这一“传灯人”角色,使影响力超越个体创作,成为齐鲁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纽带。

站在济南老城墙上远眺,千佛山于暮色中若隐若现,恰如常朝晖笔下山——兼蓄历史厚重与时代微光。三十年时光,他以画笔印证:真正的艺术家,是地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双重之子。当他继续游走于齐鲁与九州山水间,呈现的不仅是个人艺术历程,更是一个时代对传统文化的回望与重构。在快速变迁的世界里,其山水世界留住文化乡愁,更指引未来之路:让笔墨扎根土地,让心灵呼应时代,此乃艺术家对传统的至善传承,对时代的最深敬意。

2025年4月7日淑敏于杭艺斋

作者简介:

张淑敏,1966年生人,杭艺斋主人,酷爱书画收藏,擅长美术评论。在《中国书画报》《收藏与投资》《大众网》《联合网》发表文章百余篇。

相关知识

山水之间见天地: 常朝晖的笔墨春秋与时代心印
《纵情水墨天地宽》:白雪松的山水写意世界
“新光合作用下的时代山水——王德泉山水画展”开幕
笔墨当随时代 心承节约嘉行
看北平文气!朝晖拾撷——吕北平书画展
“画境”与“词心”
书写与山水呼应
李圣峰‖《蓥华雨后》卷:水墨长卷中的山水精神密码
捷映 | 寄情于山水之间,寄山水于短视频中
文物艺术品鉴赏师:齐白石真迹的笔墨特点全解析

网址: 山水之间见天地: 常朝晖的笔墨春秋与时代心印 http://www.shhpp.com/newsview340250.html

所属分类:美好生活

推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