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刘楚昕:中国文学的希望在于年轻的读者|书香名家

刘楚昕:中国文学的希望在于年轻的读者|书香名家

来源:生活好品牌 时间:2025年08月17日 21:45

8月17日,刘楚昕《泥潭》读者见面会在广州四阅新华书店举办。其斩获第二届漓江文学奖的长篇小说《泥潭》,以辛亥革命前夕的武昌起义为背景,深入历史的褶皱,以人的病症来揭露时代的病症,是一部在历史尘埃中探寻人性微光的力作。

分享会开始前,读者们早早围坐在书店,膝头摊开着一本《泥潭》。尽管活动现场人头攒动,书页翻动的沙沙声仍格外清晰,他们都沉浸《泥潭》的一方天地。

作为备受欢迎的青年作家,刘楚昕看上去有些腼腆。面对此起彼伏的手机镜头,他的目光不自觉地游移,显得有些局促。随着交谈的深入,“慢热”的他逐渐打开了话匣子,坦露出他的创作心声与文学思考。

年轻的读者比年轻的作者更重要

分享会伊始,刘楚昕说,他的每场分享会都像一场随性的文学漫步。没有固定流程,只随着当下的心境与书友们自在交谈。

作为一位“被看见”的当代青年作家,他希望读者朋友们更多关注新生代的中国青年作家、关注当代严肃文学。“其实我感觉当代严肃文学有点像中国足球”,刘楚昕的比喻引来现场的笑声,“虽然看起来热闹,其实没有那么多人喜欢足球,也没多少人真的喜欢严肃文学。”

从亲身经历出发,不断经历投稿、被退稿,他深知写作这条路上的艰辛。不少青年作家因为没有读者的支持、出版社资源的扶持,最终为现实所迫放弃了手中的笔。他独自走在这条路上,只觉得同行的人越来越少。

为此,刘楚昕真诚地说:“中国文学的希望在于年轻的读者,年轻的读者比年轻的作者更重要。”只有获得了年轻读者的支持和市场的关注,当代严肃文学才能汇集更多更优秀的创作力量。

受鲁迅影响下的冷峻文风

从青年作家的创作环境,漫谈到文学阅读的养分来源,刘楚昕表示,外国文学给予他的启迪更为深刻,“意识流写法是普鲁斯特、乔伊斯、伍尔芙的创新,他们是真正的大师。”

刘楚昕说,在中国文学领域,鲁迅是对他影响最深的人,其他作品的阅读经验则相对有限。《泥潭》的笔触和文风,亦倾向于简洁。对此,他反思道:“这导致我的小说存在一个问题,翻译腔比较重,缺乏沈从文、张爱玲他们那种‘中国味’。”这番坦诚而谦逊的发言,让在场读者感受到作家创作的真心,收获了阵阵掌声。

被问及“作为创作者,对《泥潭》中的哪个角色和自己更相像”时,刘楚昕沉思了一会儿,回答道:“在最初的设定中,关仲卿这个人带点魏晋风,跟我有点像。”他风趣地提及自己的硕士研究方向正是魏晋玄学,引来一片会心的笑声。那种自由放达又不失深刻思索的魏晋风度,也正是刘楚昕在现场谈吐中展现出的个人气质。

AI和流量时代的文学创作

现场洋溢着轻松愉悦的氛围,提问环节上,读者们更是一个个高举手臂,将这场文学对话推向高潮。

有读者就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创作的区别向刘楚昕提问。刘楚昕认为,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的创作逻辑不一样,他可能比较擅长写长篇小说,但他也承认青年作家写长篇小说是很冒险的。

长篇小说《泥潭》作为刘楚昕的第一部作品,很多读者都对他的创作历程很感兴趣。他分享当初创作的时候没有思考太多,只是把所思所想写下来,“我也不知道这个书到底能不能写成功,或者是能不能写好,我只是用自己目前能力的极限然后去改这个稿子。”

谈及当下热门的AI与创作的话题,刘楚昕并不排斥AI作为搜索资料工具的使用,但他也直言“现在AI的写作水平其实不怎么样”,AI生成的文本更多的是词藻的堆砌,也不符合他对文学审美的追求。

相关知识

刘楚昕:中国文学的希望在于年轻的读者|书香名家
刘楚昕重庆聊新书《泥潭》:想做那只爬出黄油的老鼠
青年作家刘楚昕现身读者大会,笑言“一如既往的焦虑”
《泥潭》大卖40万册,希望刘楚昕不要在流量中迷失
刘楚昕发文致谢,“此刻我最紧迫的事是回到书桌前,专注文字”
刘楚昕新书《泥潭》发布,面对所有质疑坦言:我只是个初学者
刘楚昕《泥潭》新书发布,不回避流量热度,坦言“我只是个初学者”
90后作家刘楚昕回应被全网关注:要回到书桌前专注文字,请允许我暂时沉默
刘楚昕是谁?作家圈查无此人,文学大佬们为何力挺
余华在杭州谈刘楚昕新人获奖不容易

网址: 刘楚昕:中国文学的希望在于年轻的读者|书香名家 http://www.shhpp.com/newsview340766.html

所属分类:美好生活

推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