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色生香的大唐画卷
《浮世长安:唐代的民俗与人文》/程蔷 董乃斌 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5年3月
《浮世长安:唐代的民俗与人文》这本书以扎实的学术功底和细腻的笔触,复原了一个活色生香的唐朝,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辉煌时代各阶层人们的喜怒哀乐。全书从唐代社会生活的多维层面切入,多点散射地勾勒出一个灵动脱俗的长安。
在岁时节日的记叙中,我们看到了上元夜长安城“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的盛况,感受到了寒食节“春城无处不飞花”的闲适,体会到了重阳节“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思念。这些节日不仅仅是季节的更迭,更是唐人情感的寄托。比如七夕这个古代的情人节,作者就通过大量的诗文分析,展现了唐代女性在这个特殊日子里的情思与期盼。言为心声细细明,借着那些缱绻的诗篇,那些意趣盎然的唐时节俗,也一并跃然纸上,引人神往。
如果要了解一个城市,最好走进它的菜市场。在长安城的市井生活篇中,我们仿佛听到黎明的官街鼓声,正悠然唤醒了沉睡中的长安。漫步长安街头,东西两市的胡商们与汉人讨价还价声,是那样的此起彼伏。至于夜晚的扬州城,“夜市千灯照碧云”千万盏灯高挂起来,不但照亮了天空,更映红了商贾过客的笑脸。书中对唐代市井生活的还原,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风采。那些卖胡饼的西域商人、说书的艺人、算命的术士,构成了长安城最生动的底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通过对市署管理和各行业状况的考证,让我们穿越历史风云,得以一窥唐代城市管理的精细和繁荣。
唐代,以开放包容著称于世,尤其是女性的地位,与其他朝代大为不同。书中,展现了上至宫廷下至乡村的女性生活,她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随着年龄、身份、地位的不同,呈现出各自的差异。作者通过文物考古和诗词佐证,揭示了唐代女性在那个繁华社会中独特的“她”力量。彼时的唐女子,既能够吟诗作画,也能够像同时代的男士们一样,骑马射箭,充分享受生活的畅达。这些历史细节的披露,无疑颠覆了公众对古代妇女的传统认知,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大唐的文明气象。
至于文人士子的风貌,在书中也得到了立体呈现。作者敏锐地捕捉到了唐代文人身上那种独特的侠义精神,分析了民间侠文化对士人品格的影响。通过梳理大量史料,书中还原了唐代士人的成长轨迹——他们不光有李白的恣肆豪放,也有杜甫的忧国忧民,还有白居易的亲民爱民。这些文人的精神世界与民俗生活相互交融,构成了唐代文化独特的魅力。
此书宛如一座大型的浮雕,它让沧桑岁月中那些模糊的面孔重新变得清晰可辨。作者通过大量诗文、笔记、墓志铭等第一手资料,为我们勾勒了唐代各阶层人物的生活轨迹和心路历程。新婚夫妇的喜悦、游子思乡的愁绪、商人逐利的精明、农夫劳作的艰辛……这些普通人的悲欢离合,穿越千年时光,不时叩击着我们的心门。当合上书卷的那一刻,最难忘的不是那些宏大的历史叙事,反而是书中描绘的日常生活细节更引人入胜。上元夜的灯火、市集上的叫卖、七夕夜的祈愿、重阳节的登高,这些看似平凡的瞬间,恰恰构成了一个时代最真实的模样。此书告诉我们,历史不只有帝王将相的丰功伟绩,更有普通人的柴米油盐。正是这些日常生活的烟火气,跨越着漫漫的历史星空,彰显着润物细无声的持久魅力。
此书如一股清流,清晰地映照出一个盛世的澄澈面影。它不仅仅是对相关民俗礼节的梳理,更是对那个开放、包容、多元的黄金时代的深情回望。琴瑟和鸣里,让我们得以与千年前的古人侃侃对谈。或许,这就是历史研究最动人的意义——让我们在鉴古知今中,更好地理解当下,展望未来。
相关知识
活色生香的大唐画卷
如同画卷般,在辉煌的大唐长安城中自由穿梭,当明月高悬,苏无名的眼眸犹如夜空中最耀眼的烟火,熠熠生辉
金代戏俑出发opera walk 精彩尽在《活色生香》
看到这里时忽然梦回大唐, 大唐荣耀
“这就是昔日的大唐盛世啊”大唐狄公案悬疑感十足
不愧是大唐的审美
唐诗交响吟诵音乐会再现大唐风华
千载故事·壁画说:国艺中联刘兵眼中的大唐不夜城《戏演壁画》
一本书、一个手机摄影展,记录上海的活色生香
王昌龄堪称大唐直性子
网址: 活色生香的大唐画卷 http://www.shhpp.com/newsview341525.html
推荐社会
- 1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8297
- 2包养百位嫩妹一夜9女,台湾富 6776
- 3猎艳?猎物!男子出国猎艳被间 4565
- 4这个打架子鼓的王安宇也太帅了 4405
- 5神仙选手!16岁全红婵已跳出 4028
- 6圆桌|从人和故事出发,谈谈推 3870
- 7读刘慈欣的《三体》:技术统治 3804
- 8真希望他们只是万千寻常人家中 3613
- 9导播:人都到齐了,来个大杂烩 3435
- 10孟子义李昀锐《奔跑吧》路透曝 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