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传统文化为新质生产力注入灵魂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解读新质生产力”沙龙在极具中国特色的观中·中轴线在地文化博物馆中举办。 本报记者 甘南摄
《解码新质生产力》新书揭幕。本报记者 王润摄
本报讯(记者 王润)2025北京文化论坛主论坛上“培育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的讨论余音绕梁,精品文创展区里AI机器人与非遗技艺相映成趣,传统文化与新质生产力的相遇,正在书写文明发展的新篇章。昨天,2005北京文化论坛“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解读新质生产力”专业沙龙在北京城市会客厅——观中·中轴线在地文化博物馆举行。这里曾是元代古建宏恩观,作为北京中轴线北沿线第一座压线建筑,素被称为“龙尾之要”,如今已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下、在地与世界的文化地标。在这座承载着文明记忆又散发着时尚气息的古建筑中,众多国内外大咖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传统文化与新质生产力的融合发展,不同文明背景的思想智慧在此交融共鸣。
伊比利亚美洲科技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丹尼尔·菲尔穆斯将本届论坛比喻为“一片绿洲”,他说:“在战争暴力和歧视充斥的全球背景下,这片绿洲孕育着思想的激荡,促进深度反思,推动多元视角的融合与互补。”他还用西班牙语和拉丁美洲的克丘亚语、拉瓜尼瓜语分享了“美好生活”的概念,强调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平衡有度的生活,反对过度积累,崇尚正义平等与团结。
墨西哥国家公共管理高等学院院长路易斯·马丁内斯在发言中多次引用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他指出:“文化并非创新的附属品,而是其根基所在。儒家学说提醒我们知识必须服务于共同利益;道家学说教导我们顺应变化是一种美德;佛家学说则呼吁我们在变革中保持慈悲。”他还引用孔子的“政者,正也”,强调在治理体系和生产流程中,“正”意味着消除浪费、提升效能、改善民生。他还特别分享中国古典哲学给他的启示:“五行相生而不相克,互济共赢,我们的社会技术发展应当如此,互联共生循环有序,和谐共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来不是博物馆里的“静态遗产”,而是能为新质生产力注入灵魂的“活态基因”。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院长范大祺特别提到,文化传承发展当以“守正”固根本,以“创新”焕生机;文明交流互鉴当以“对话”破壁垒,以“融合”聚共识;新质生产力发展当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国际传播为加持。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院长吴新文教授认为,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五大文化基因:和合则兴的文化、长期主义的文化、民生为大的文化、勇于创新的文化和开放共生的文化。他认为,这些文化基因植根于中华文明,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不竭的动力。
“当前AI大模型训练语料中,英文占比超过60%,中文信息严重不足。”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会长熊远明指出,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撑,而图书馆的古籍文献是训练AI大模型的理想语料,他将技术算法比作“器”,文化内容视为“道”,强调AI不可避免地具有文化特性和民族性。“如果用中国文化智慧赋予人工智能灵魂,它将更加符合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沙龙现场还举行了《解码新质生产力》新书揭幕仪式,以及城市文化软实力实验室揭牌仪式。未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将继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以数字技术为翼,既传承“温故知新”的智慧,也践行“开放包容”的胸怀,不仅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更成为传递中国文化精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纽带。
相关知识
守正创新,传统文化为新质生产力注入灵魂
重阳佳节启国台盛事:酱香白酒新质生产力论坛圆满举行
智库 · 悦读 | 高度重视工人阶级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
数字技术赋能优秀传统文化 多地作家聚大足共探讨
杨正新:继承海派中国画,既要“守正”,也要“创新”
守正创新的“守正”是什么?
泸州老窖常务副总经理王洪波:守正创新,推动中国酒业高质量发展
守正聚力,创新共融——看进击的新媒体
王震中:守正创新 自强进取 厚德仁爱 和而不同
八字八画贺新春•质 | 以质取胜跃龙门
网址: 守正创新,传统文化为新质生产力注入灵魂 http://www.shhpp.com/newsview348898.html
推荐社会
- 1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8297
- 2包养百位嫩妹一夜9女,台湾富 6776
- 3猎艳?猎物!男子出国猎艳被间 4565
- 4这个打架子鼓的王安宇也太帅了 4405
- 5神仙选手!16岁全红婵已跳出 4028
- 6圆桌|从人和故事出发,谈谈推 3870
- 7读刘慈欣的《三体》:技术统治 3804
- 8真希望他们只是万千寻常人家中 3613
- 9导播:人都到齐了,来个大杂烩 3435
- 10孟子义李昀锐《奔跑吧》路透曝 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