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炸了!68 岁张大千在巴西泼彩,一幅《古寺听帆》藏满乡愁

炸了!68 岁张大千在巴西泼彩,一幅《古寺听帆》藏满乡愁

来源:生活好品牌 时间:2025年09月25日 14:48

1973 年夏天,巴西八德园的画室里,68 岁的张大千抓起一把矿物颜料,“哗啦” 一下泼在宣纸上 —— 这看似 “任性” 的一笔,竟画出了中国山水画的 “新高度”。这幅《古寺听帆》,不只是他泼墨泼彩的巅峰之作,更藏着一个游子对 “中国” 的所有念想:画里的青绿水墨是东方,隐在山脚的古寺是乡愁,连水面的帆船,都像在往故乡的方向飘。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幅画里的 “神仙细节”,看看张大千是怎么用颜料 “写乡愁” 的。

一、一眼震撼!颜料泼出来的山水,像被云雾裹住的 “东方幻境”

第一次看《古寺听帆》,没人能逃过它的 “色彩魔法”。张大千没像传统画家那样慢慢勾线、层层染色,而是把石青、石绿、花青这些沉甸甸的矿物颜料,直接往纸上泼 —— 有的颜料顺着纸纹流成蜿蜒的 “山涧”,有的堆在一处晕成 “云雾”,还有的和墨色混在一起,变成深一块浅一块的 “山体”,像极了雨后山间蒙着的那层薄雾,朦胧又深邃。

但你别以为这是 “乱泼”,里面藏着天大的巧思。泼完颜料后,张大千拿着细笔 “小心收拾”:在青绿色块里勾出几重远山的轮廓,线条淡得像要融进雾里;山脚藏了座小小的古寺,飞檐、门窗都画得精细,却又故意留着几分模糊,像隔着云雾看见的 “老家寺庙”;水面上点了艘小帆船,帆的线条轻得能被风吹动,仿佛下一秒就要飘到画外去。

最绝的是色彩搭配:青绿是主调,却不刺眼 —— 深绿压着画面的 “重”,浅青透着 “灵”,再混上墨色的沉稳,像把春天的山、雨天的雾、傍晚的水,都揉进了这张纸里。哪怕你不懂画,也会觉得 “这就是我心里的中国山水”,那种意境,比照片还让人上头。

二、画里藏着 “告别”!八德园的最后一笔,全是对中国的念想

1973 年的张大千,心里装着 “舍不得”—— 这一年,他决定离开住了近 20 年的巴西八德园,搬到美国加州去。《古寺听帆》,是他在八德园画的 “最后几幅画之一”,画里的每一笔,都是对这个 “海外中国家” 的告别。

你可能不知道,八德园是张大千在异国亲手建的 “中国梦”:他照着苏州园林的样子,造了 “五亭湖”,修了 “大风堂” 画室,种上从中国带来的梅树、竹子,连养的白鹤、孔雀,都是 “东方标配”。在这里,他能暂时忘了自己是 “游子”,可到了 1973 年,年近七十的他,总想着离故乡再近一点(美国离台湾地区比巴西近),只能忍痛告别这个 “精神家园”。

画的题识里写着 “五亭湖上写”,这 “五亭湖” 就是八德园里的湖 —— 他坐在湖边画画,眼里看的是巴西的水,心里想的却是江南的湖;画里的古寺,不是巴西的教堂,是他记忆里中国山间的小庙,那是他 “心里的中国锚点”;连水面的帆船,都像在往东方飘,像是在替他完成 “还没回家” 的心愿。后来有人说,看《古寺听帆》里的古寺,总觉得那是张大千 “想回却回不去的故乡缩影”,这话一点不假。

三、香港展出 “看哭人”!一幅画连接东西方,成了文化名片

如今再看《古寺听帆》,还是会被打动:那些流动的青绿水墨,是张大千的 “艺术狂想”;那座小小的古寺,是他的 “乡愁锚点”;而那种 “守着传统又敢创新” 的劲儿,更是给所有创作者的启示。

要是你有机会见到这幅画,一定要多盯一会儿:看看颜料流成的 “云雾”,找找藏在山脚的 “古寺”,想想 68 岁的张大千在巴西湖边画画的样子 —— 你会懂,好的艺术从来不是 “冷冰冰的技法”,而是 “热乎乎的真心”。这幅《古寺听帆》,就是张大千用真心画给 “中国” 的 “情书” 啊!

相关知识

张大千泼彩巨作《云峰古寺》首现拍场,佳士得2023香港春拍开启内地巡展
惊艳!张大千顶级泼彩巨制《日蚀》亮相北京春拍
张大千泼彩力作《溪桥晚色》6210万元于华艺国际(广州)成交
张大千山水图艺术鉴赏与市场价值分析
张大千:从仿作骗行家到泼彩震世界,画坛顶流的逆袭之路
佳士得香港2023春拍将启幕,张大千《云峰古寺》首现拍场
张大千嫡孙女张子嘉泼彩山水画作品欣赏
「梅云堂藏张大千画 — 不负古人告后人」专场拍卖佳绩一览
张大千《重彩山水画》
富贵江山图 余作赋大师泼彩风水国画真迹

网址: 炸了!68 岁张大千在巴西泼彩,一幅《古寺听帆》藏满乡愁 http://www.shhpp.com/newsview348936.html

所属分类:美好生活

推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