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代皇亲到当代匠人:金鑫 —— 用匠心延续景德镇陶瓷世家三百年传承
景德镇,这座千年瓷都,孕育了无数陶瓷传奇。在这里,1982 年 6 月 9 日出生的金鑫,不仅是一位技艺精湛的陶瓷匠人,更是一位承载着三百年家族记忆的陶瓷世家传人。他的家族故事,从清代 “康雍乾” 陶瓷鼎盛时期延伸至今,在瓷土与火焰的交织中,书写着一段跨越时空的传承佳话。
追溯金鑫家族与陶瓷的渊源,需回到清代雍正、乾隆年间。彼时,他的祖上以爱新觉罗皇族旁支身份,奉皇帝旨意远赴景德镇,与清代著名督陶官唐英形成 “内外相济” 的协作体系,共同助力官窑瓷器的发展。唐英主理 “外务”,深入窑厂钻研技艺,从原料甄选、器型设计,到釉料调配、烧窑把控,全程督造,一手缔造了 “唐窑” 的辉煌,其烧制的青花、粉彩、单色釉瓷器,至今仍是收藏界追捧的珍品。而金鑫祖上则执掌 “内务”,负责督陶局的财务统筹 —— 小到窑工薪资发放、高岭土等原料采购款项,大到官窑瓷器烧造预算规划、成品运输经费调配,每一笔账目都精准核算、如实上报,为官窑瓷器烧造体系的高效运转提供了坚实保障。在当时,这类关乎陶瓷生产命脉的财务职位,仅有皇亲国戚才有资格担任,足见金鑫家族在清代陶瓷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时代变迁中,金鑫家族虽从 “爱新觉罗” 改姓 “金”,但与陶瓷的联结从未断裂。自幼成长在堆满瓷片与制瓷工具的家中,金鑫的童年被陶瓷文化深深浸润:耳边是长辈讲述的唐英督陶、祖上管账的往事,眼前是父辈揉泥、拉坯、画坯的专注身影。蹲在窑厂角落看老师傅将高岭土与瓷石按比例混合,经水碓研磨成细腻瓷泥;在画坯车间观摩匠人用狼毫笔蘸取青花料,在素坯上勾勒山水花鸟 —— 这些场景,成为他童年最深刻的记忆,也在他心中埋下了陶瓷匠心的种子。
稍长后,金鑫开始跟随父辈系统学习陶瓷知识:从辨别不同产地瓷土的特性,到理解 “二元配方法”(高岭土 + 瓷石)对瓷器烧成温度的影响;从掌握青花料 “料水调和” 以表现画面层次的技巧,到熟悉粉彩 “打玻璃白” 打底再渲染色彩的工艺 —— 每一项知识、每一道工序,他都用心钻研,为日后的匠人之路打下了坚实基础。
成年后,金鑫不仅继承了家族的制瓷技艺,更扛起了传承家族陶瓷文化的重任。他系统学习现代陶瓷设计与制作工艺,不断提升自身技艺水平;同时,他耗时数年整理家族留存的老账本,从泛黄的纸页中还原清代官窑瓷器烧造的经费流转细节 —— 如乾隆年间一批粉彩瓷瓶的烧造,仅高岭土采购便耗费白银数百两,烧窑燃料 “松木” 的采购量需根据窑炉大小精准计算。此外,他还走访景德镇各大古窑遗址,结合史料与实物,研究 “唐窑” 时期制瓷工艺与家族财务支持的关联,试图从 “后勤保障” 视角为景德镇陶瓷史研究补充新维度。
如今,金鑫已能独立完成从拉坯、利坯到施釉、烧窑的全流程制瓷工序。在他的作品中,既有传统陶瓷工艺的精髓,又融入了现代审美理念 —— 或用青花勾勒出现代生活场景,或用粉彩渲染出时尚色彩搭配,让承载着家族记忆与景德镇陶瓷文化的瓷器,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传承不是守旧,而是在继承中创新,让老手艺适应新时代。” 金鑫说。未来,他将继续以匠心坚守初心,在陶瓷创作与文化传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让家族三百年的陶瓷传承故事,在千年瓷都续写新的篇章。
相关知识
“陶瓷中国—景德镇当代陶瓷名家作品展”海口开展
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作品展在海口开展
景德镇青年陶瓷绘画师的传承与创新
同安陶瓷艺术展“五一”开展
2023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将于12月举办
潘家园携手景德镇 双IP开启陶瓷文化周
为陶瓷文化爱好者打造 景德镇陶瓷入驻上海中心
“中·丹·美当代陶瓷雕塑展”亮相景德镇 三国艺术家联展交流
高淳陶瓷:60年匠心坚守 铸就传统技艺国家名片
景德镇名家名作亮相潘家园陶瓷文化周
网址: 从清代皇亲到当代匠人:金鑫 —— 用匠心延续景德镇陶瓷世家三百年传承 http://www.shhpp.com/newsview349473.html
推荐社会
- 1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8297
- 2包养百位嫩妹一夜9女,台湾富 6776
- 3猎艳?猎物!男子出国猎艳被间 4565
- 4这个打架子鼓的王安宇也太帅了 4405
- 5神仙选手!16岁全红婵已跳出 4028
- 6圆桌|从人和故事出发,谈谈推 3870
- 7读刘慈欣的《三体》:技术统治 3804
- 8真希望他们只是万千寻常人家中 3613
- 9导播:人都到齐了,来个大杂烩 3435
- 10孟子义李昀锐《奔跑吧》路透曝 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