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岁老人捐出“半世梨园”!280册川剧珍本藏着六十年“传承热”
廖桂华 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
11月13日,正值四川秋假期间,图书馆成为学生们打卡的好去处。在四川南充市西充县图书馆,读者和游客发现一个新展区,泛黄的手抄剧本墨迹仍鲜,线装的川剧曲谱纸页微卷。

81岁老川剧人李永葆捐赠文献。(廖桂华摄)
“这是西充县川剧艺人李永葆的川剧作品,是81岁的李老爷子本人前不久亲自捐赠给图书馆的。”西充县图书馆馆长冯春介绍,这280余册川剧文献,凝聚着老爷子毕生心血的资料,日前正式“落户”县图书馆。秋假期间,吸引很多市民带着孩子来翻阅。
“你看这川北,西充最是戏窝子。”图书馆还举行了创作分享会,李永葆指尖划过一册油印本的《凤冠梦》,皱纹里漾着笑意。退休前,他是县川剧团的台柱子;卸了妆,他成了川剧的“守宝人”。从艺60余年,他的钢笔在稿纸上写秃了几十支,抄录剧本,边角都磨出了毛边;收集的《传统剧目汇编》,按年份码得整整齐齐。
“高昆胡弹灯,一折一生活;生旦净末丑,一角一人间。”分享会上,戏迷代表念起这句戏文,引得满堂共鸣。李永葆创作的《红云岩》曾在川北巡演百场,台上的红军战士让台下观众泪湿衣襟;他编排的川剧小品《密电码》,把方言趣味揉进剧情,至今仍是乡村戏台的保留节目。

读者翻阅李永葆捐赠文献展览区。(廖桂华摄)
“这些不是我的私藏,是我从事半个世纪梨园工作的‘宝’,希望更多人传承下去。”接过收藏证书时,老人的手有些发颤,“能让年轻人多看看,我这老骨头就没白忙活。”现场,他的徒弟们捧着师父早年的唱腔手稿,字迹间的顿挫起伏,恰似台上的抑扬顿挫。
文献展览区里,青少年们围着一本手绘脸谱册驻足。“这是‘净角’的勾脸技法,红为忠,白为奸。”冯春当起讲解员,“我们会设专架、办展览,让这些文献活起来。”
“川剧要火起来,得走出去、融进去。”西充县文广旅局副局长陶晋表示,西充县高度重视地方文化资源的收集、保护与开发利用,持续开展文史资料征集活动。“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川剧等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积极探索川剧与旅游、教育等领域的深度融合路径,不断拓宽传播渠道,提升川剧艺术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相关知识
3岁学变脸7岁登央视春晚 21岁川剧小生王裕仁在唱念做打中传承传播川剧艺术|2021我的世界
传承川剧 陈智林川剧技能大师工作室渠县揭牌
古稀老人左文康——与龙舟相守六十年
又一部川剧电影来了 《卧云》讲述基层川剧艺人的传承与坚守
时代峰峻十年顶流轨迹里,时代峰峻 “宗族制” 下传承藏着多少鞠躬与眼泪?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川省首届川剧汇演将开幕
“巴蜀好戏”获奖名单揭晓 首届川剧汇演汇报演出演绎古今华章
梨园公会“活化”开馆 传承和发扬京剧艺术
守住川剧DNA,让川剧艺术再现辉煌
梨园世家“老戏骨”谈陇剧传承:“不日新者必日退”
网址: 81岁老人捐出“半世梨园”!280册川剧珍本藏着六十年“传承热” http://www.shhpp.com/newsview354679.html
推荐社会
- 1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8297
- 2包养百位嫩妹一夜9女,台湾富 6776
- 3猎艳?猎物!男子出国猎艳被间 4565
- 4这个打架子鼓的王安宇也太帅了 4405
- 5神仙选手!16岁全红婵已跳出 4028
- 6圆桌|从人和故事出发,谈谈推 3870
- 7读刘慈欣的《三体》:技术统治 3804
- 8真希望他们只是万千寻常人家中 3613
- 9导播:人都到齐了,来个大杂烩 3435
- 10孟子义李昀锐《奔跑吧》路透曝 31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