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前无古人”的典故
原标题:成语:“前无古人”的典故
【成语】前无古人
【注音】qián wú gǔ rén
【解释】指以前的人从来没有做过的。也指空前的。
【出处】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相近词】前所未有
【相反词】司空见惯
【成语典故】
唐代著名的文学家陈子昂,24岁中进士。他有才学,又有抱负,上书论政,受到武则天的赏识,任命他为麟台正字(秘书省典司图籍的官员),不久转为右拾遗(中书省谏官)。后来,他又曾一度从军。武则天通天元年(696),建安王武攸宜率军北伐契丹。35岁的陈子昂第二次从军,担任随军参谋,帮助出谋划策。武攸宜没有什么谋略,前锋打了败仗。陈子昂几次向他献计,甚至自告奋勇,请求率领一支万人的军队为前锋出击。武攸宜不仅不允,反而把他降为军曹。
由于抱负不能实现,陈子昂悲愤填膺,惆怅不平。当时,军队驻在燕地,他登上古老的幽州台,不禁想起了古代燕昭王重用大将乐毅的历史往事。乐毅的祖先是魏国人,后来住在赵国。他从小爱好兵法,成人后在赵国当武将。因赵国发生内乱,便到魏国去当官。公元前308年,魏王派他出使燕国。燕昭王见他很有才能,便请他留下。乐毅早就听说昭王礼贤下士,便决定留在燕国。后来乐毅率军击破齐国,先后攻下70多城,立下赫赫战功。有人嫉妒他,在昭王面前攻击他有野心。昭王不听谗言,杀了搬弄是非的奸臣,从而使乐毅更效忠于他。
陈子昂悼古伤今,不由得悲愤地唱出了《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后来,陈子昂被解职回乡,为一个县令所诬,投入监狱,忧愤而死。死时年仅41岁。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成语:“前无古人”的典故
成语:“贼喊捉贼”的典故
成语:“ 铁杵磨针”的典故
成语:“分道扬镳”的典故
成语:“白龙鱼服”“如鱼得水”的典故
成语:“栩栩如生”与“束之高阁”的典故
成语:“杀鸡儆猴”的典故
成语:“门庭若市”的典故
成语:“以德报怨”的典故
成语:“马首是瞻”与“不知所措”的典故
网址: 成语:“前无古人”的典故 http://www.shhpp.com/newsview68240.html
推荐社会
- 1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8164
- 2包养百位嫩妹一夜9女,台湾富 6766
- 3猎艳?猎物!男子出国猎艳被间 4559
- 4这个打架子鼓的王安宇也太帅了 4405
- 5神仙选手!16岁全红婵已跳出 4026
- 6圆桌|从人和故事出发,谈谈推 3790
- 7真希望他们只是万千寻常人家中 3609
- 8导播:人都到齐了,来个大杂烩 3435
- 9读刘慈欣的《三体》:技术统治 3383
- 10孟子义李昀锐《奔跑吧》路透曝 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