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观察:麦家为啥说“不要太在乎诺贝尔文学奖?”
原标题:文化观察:麦家为啥说“不要太在乎诺贝尔文学奖?”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麦家 柴利增 摄
中新网杭州3月15日电 题:文化观察:麦家为啥说“不要太在乎诺贝尔文学奖?”
记者 童笑雨
最近,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麦家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认为,中国文学不要太在乎诺贝尔文学奖。
他认为,对作家而言,写作不是为了得奖。大众可以追捧,但创作者不能以此为目标。内心装着读者,回应民众的关心、关切和关注,不断挖掘真情实感,并用恰当的语句把它表达出来,才是作家的担当。
应该说,麦家一针见血地道出了文化产品创作的初心。
但是,为了评奖而创作,并不罕见。
比如戏剧,一些文化单位往往把精力都放在冲奖上,获奖之后,公演几场,就放在“仓库”里了,群众“只闻其名,不见其貌”,被人戏称为“几年做一部,一部养几年”。也有一些专家评委反映,走心的好作品不多,只能矮子里面找将军,导致一些奖项含金量在下降。
但记者也注意到,近年来,文艺作品爆款迭出成为一大现象。主旋律电视剧《狂飙》《县委大院》更是凭实力圈粉,收获好评如潮。
麦家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也是一种导向:文章合为时而著。我们需要反映真实生活并给人以启迪的作品。观众不会排斥主旋律,排斥的是那些不接地气、粗糙、不严谨的作品。
当下需要的文艺作品,也并非只是被搬上奖坛的。
前段时间舞蹈《碇步桥》和影视剧《梦华录》霸屏,两者都受到年轻人的追捧,是因为其将传统文化以观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充分展现。
麦家认为,主旋律作品不是一堂政治课或者地理课,而是一个文艺现场,它要做到寓教于乐,将理念潜移默化传播给观众,这才是最高明的教育。文艺就是要与民同乐,不能自娱自乐。
在记者看来,我们需要的文艺作品,不仅仅是获奖作品,更是叫好又叫座的作品,更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作品,这样的作品,不获奖也难。(完)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麦家:中国文学不要太在乎拿诺贝尔文学奖
麦家:不要太在乎拿诺贝尔文学奖,它是以西方价值观为评判标准的
中国四大名著哪一篇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女诗人格吕克获诺贝尔文学奖
爆冷!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73岁坦桑尼亚小说家
再一次陪跑,村上春树连年落选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是……
诺贝尔文学奖如何选出?瑞典学院安德斯·奥尔森独家解答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日本文学家大江健三郎去世 终年88岁
中国作家残雪再登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 村上春树,也还在…
于中华 | 不要太在乎
网址: 文化观察:麦家为啥说“不要太在乎诺贝尔文学奖?” http://www.shhpp.com/newsview136926.html
推荐社会
- 1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8186
- 2包养百位嫩妹一夜9女,台湾富 6766
- 3猎艳?猎物!男子出国猎艳被间 4559
- 4这个打架子鼓的王安宇也太帅了 4405
- 5神仙选手!16岁全红婵已跳出 4026
- 6圆桌|从人和故事出发,谈谈推 3802
- 7真希望他们只是万千寻常人家中 3609
- 8读刘慈欣的《三体》:技术统治 3514
- 9导播:人都到齐了,来个大杂烩 3435
- 10孟子义李昀锐《奔跑吧》路透曝 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