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 大暑:湿热交蒸,消暑祛湿(节气与健康)

大暑:湿热交蒸,消暑祛湿(节气与健康)

来源:生活好品牌 时间:2025年07月24日 08:56

  更多精彩扫码观看

  本报北京电(朱彩霞)今年7月22日是大暑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一年中最热时段的到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男科主任医师王旭昀介绍,“暑”的意思是炎热,大暑为“炎热之极”,民间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此时阳光猛烈、高温高湿交织,“湿热交蒸”达到顶峰,养生关键在于消暑热、祛脾湿。

  王旭昀指出,大暑时节,由于气温高,湿度大,容易导致人产生心烦气躁、精神困乏、食欲不振、胸闷、失眠等不适。中医认为,暑热湿邪易侵袭人体,若防护不当,易引发中暑、消化道疾病及皮肤病。与此同时,大暑正值“三伏天”里的“初伏”,自然界阳气正旺,是“冬病夏养”的最佳时机,尤其适合调理那些冬季好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痹证等阳虚病症,此时应借天时之利,合理安排饮食起居,最大程度地扶助体内阳气,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大暑如何防暑祛湿?王旭昀建议,起居上,要根据夏季特点调整作息——大暑期间白天长、夜晚短,人们应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适当晚睡(不超过23点)早起。中午气温最高时,可适当午睡或闭目养神,有助于缓解疲劳,恢复精神。

  “饮食上,宜清淡健脾。”王旭昀介绍,大暑时节,体力消耗大,肠胃消化功能较弱,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为原则,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可适当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少吃肥腻、辛辣、煎炸食物。如长期在室外工作,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体质寒的人应以热饮或温水为主。夏季易伤津耗气,此时适宜用药粥养津益气,可以选择绿豆、百合、薏米、赤小豆等煮制的药粥,这些食材具有补气清暑、健脾养胃的功效。此外,苦瓜、苦菜、苦荞麦等苦味食物能清热健脾,适当食用可预防湿热引发的皮肤疾病。

  运动与情志调节也很重要。王旭昀提醒,户外运动应避开正午高温时段,选择早上或傍晚在阴凉处进行,如太极拳、慢跑等和缓项目,避免出汗过多耗气伤津,运动后可饮用温开水或适量补充含电解质的饮品(如淡盐水)。情绪上要戒躁戒怒,天热易烦躁不安,可多听舒缓音乐、遇事冷处理,预防“情绪中暑”。

(责编:邢郑、孙娜)

本文分享自人民网科普频道,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客户端。

相关知识

大暑:湿热交蒸,消暑祛湿(节气与健康)
大暑:热蒸雨煮,祛湿防暑
芒种时节多湿热 健脾祛湿清心火
小暑:避暑养阳 健康入伏
立夏节气 一粥一菜加一茶
雨水易生湿,重在祛湿邪
今日大暑,蝉声起,夏正浓
谷雨养生:祛湿健脾迎初夏
“三伏”与“三暑”是一回事吗?
正值“中伏” !大暑至 夏正浓

网址: 大暑:湿热交蒸,消暑祛湿(节气与健康) http://www.shhpp.com/zhidaoview1371.html

所属分类:居家生活

推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