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人应该补上文风课
阎晶明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前几天应约写了一篇关于改进文风的小文章,重点强调文风问题并非只是公文写作者和新闻报道者要面对的问题,很多文学写作者也有改进文风的任务。在提升文学语言品质的过程中,阅读经典,从经典作品中汲取营养,获得启示,从而改进文风,当是必由之路。
关于改进文风,可以探讨的方位和话题太多了,这里再谈一点——努力做到世事洞明。
从事文学的人总觉得,追求个性化语言是根本,所以不太注意阅读公开报道、报纸社论以及相关文件;或者,不从文字表达的角度关注这些文本。事实上,对于很多社情民意,很多重大问题,这些文本里常常有概括性更强、定义更准确的特点。很多具有历史感的命题,在概念的演变以及外延的拓展上,常常通过细微的语词差异来体现。无论是作家还是别的什么家,要对这些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命题有所了解和掌握,就很有必要通过学习研读相关的文本来获得。
我们知道,当年的柳青、赵树理等前辈作家,之所以能够在小说中很好地表现当代的社会生活,而且直至今天仍然具有认识和欣赏价值,与他们不断地学习同时代的“非文学”类文本,并从中梳理出个人的认识、加入自己的思考有很大关系。路遥的文学道路,除了对自己选择的中外经典如饥似渴地阅读外,与系统地、完整地阅读长达10年之久的《人民日报》《陕西日报》,从中了解时代发展变化的踪迹,感受社会前行的脉动,从而进一步理解个人与时代、社会的关系,有直接关系。这一课,今天的文学人需要补上。
今天的文学人浏览网络多了,参与聊天多了,但阅读传统经典、系统学习时事文本少了;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把握,包括总结现象提升认识、掌握规律的能力弱了,由此对生活的表现力也就弱化了,这是更加致命的文风问题。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推古言美食文,文风温馨轻松,放松心情时值得一看!
【改进文风大家谈】文章贵在“自然天成”“气韵生动”
清华学人手札里的大师风采
吴承学新著《冰壶秋月》:“80学人”的珍贵心路历程
中国经济学人一季度调研:预判全年经济增速为6.0%左右
催泪!2020欠下的团圆,2021一起补上
你何必要补上那句多余且刺人的话|深度好文
发现与探求:20世纪上半叶走向世界的中国学人
沪上学人 | 黄道教授与“无罪推定”原则
强推两本完结小说,人物塑造鲜明,整体文风轻松搞笑
网址: 文学人应该补上文风课 http://www.shhpp.com/newsview193606.html
推荐社会
- 1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8297
- 2包养百位嫩妹一夜9女,台湾富 6776
- 3猎艳?猎物!男子出国猎艳被间 4565
- 4这个打架子鼓的王安宇也太帅了 4405
- 5神仙选手!16岁全红婵已跳出 4028
- 6圆桌|从人和故事出发,谈谈推 3870
- 7读刘慈欣的《三体》:技术统治 3804
- 8真希望他们只是万千寻常人家中 3613
- 9导播:人都到齐了,来个大杂烩 3435
- 10孟子义李昀锐《奔跑吧》路透曝 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