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洱谈《应物兄》:怀着崇敬和悲悯书写知识分子的故事
7月27日上午,“今天的我们如何应物——《应物兄》新版分享”李洱泉城路新华书店读者见面会于第32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顺利举办。活动现场,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李洱与读者分享了《应物兄》创作的缘起、经历以及对“经史子集”的借鉴等话题,对于在当下我们应该如何“应物”这个问题,李洱也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分享会现场
在当代文学作品中重现知识分子的群像生活
《应物兄》是李洱于2018年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获2018收获文学排行榜长篇榜榜首。《应物兄》围绕济州大学儒学研究院筹备成立和迎接儒学大师程济世“落叶归根”两件事,描绘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当代社会特别是知识分子的生活画卷。
2018收获文学排行榜长篇榜榜首颁奖辞评价《应物兄》,“13年潜心写作,酝酿出一部标志着一代作家知识主体与技术手段的超越之作。‘应物兄’!这个似真似假的名字,这个也真诚也虚伪的人物,串连起三十多年来知识分子群体活色生香的生活经历,勾勒出他们的精神轨迹,并最终构成了一幅浩瀚的时代星图。”
2019年8月,李洱凭借《应物兄》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选择知识分子生活状态作为书写题材,是李洱综合个人生活经历、对文学史的认识以及对时代的看法之后的考量。在活动现场李洱谈道,他先后于郑州教育学院、河南省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馆以及北京大学就职,纵使工作岗位多有变化,但其工作性质却一以贯之,多与知识分子交往,李洱也因而对这一群体有了较为充分的认识。
“文学史就是描述知识分子的历史。”李洱谈道,无论是屈原在《离骚》中的表白,还是鲁迅对“狂人”“阿Q”的塑造,抑或右派作家对知识分子苦难的描述,都表明知识分子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始终占有重要地位。知识分子对世界的敏锐度和感知力就如同蜗牛的触角,始终观察体验着世界的每一寸变化,并通过创作表达自己隐秘的诉求、深沉的思考。因此,李洱怀着崇敬和悲悯写下知识分子的故事,希望记录下时代投射于这一群体身上的光斑和阴影。
借鉴“经史子集”的叙述方式描写人物
谈及《应物兄》长达13年的创作历程,李洱坦言其中不乏艰难困阻。
中国知识分子与时代命运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如何描绘知识分子个人命运与家国情怀之间的关系、呈现出特定时代的悲喜剧成为创作中的一座险山。为填充丰满知识分子的生活世界,《应物兄》融合了儒学、道学、佛学、西方哲学等丰富庞杂的各类知识,全书字数曾达两百万字。
李洱谈及创作过程时表示,起初写作时各种细节就如草籽、尘土一样堆积起来,逐渐形成磅礴起伏的地貌,但他明白文章发表需要考虑读者的阅读体验,应当帮助其厘清人物关系和故事结构。因此,李洱着手删改这部体量庞大的作品,进一步明晰文章的起承转合,尽可能理智地表达作品内涵观点,希望能够让《应物兄》与读者之间建立起平等顺畅的对答关系。
活动中,李洱反复提及《论语》对《应物兄》写作的影响。对于《应物兄》篇章的设计构造,李洱分享了自己的创作思考。他谈到,《应物兄》的篇章设计参考了儒学经典《论语》的结构,作品各章节以“春夏秋冬”为线索指引,精心安排每个起承转合与插叙补充,力求形成清晰完整的篇章结构。书中的篇章标题同样参考《论语》的篇名形式,撷取首句的二三字作为标题,而后或叙或议、或赞或讽、或歌或哭,从容自若地展开。李洱特别说明,这一篇名拟定方式意在营造出随意淡然的质感,篇名不偏好文本中的任一事物。章节中所涉及的人物、动物、植物,甚至于渺小的尘埃,都处于相对平等的地位,万事万物无主次无分别,而是自由和谐的。
《应物兄》借鉴“经史子集”的叙述方式,记叙了形形色色的当代人,特别关注知识分子的言谈举止。李洱高度重视话语在小说中的作用,他列举了古今中外以话语汇聚智慧的著作,认为语言就是思维,具有重要的叙事功能。
“人存在于世的证明就是说话的腔调,通过语言形神毕肖地展现人物的神态个性及身份背景是作家面临的重大难题。”李洱说,很多作家能够熟练运用叙述、议论等方式勾绘故事,但李洱更愿意尝试用“话语”描绘不同人的腔调,在对话中完成故事。
分享会现场
在变动不居的时代中探求应物之道
“应物”关系到人的是非得失、出入进退,关照着人们的处世之道。在当今世界中,人们应如何与自己、他人乃至社会相处呢?针对这一问题,李洱也给出了自己的回答。他坦言,在纷纭复杂的时代,人们会面对许多黑暗和痛苦,应对的方式通常有两种:成为黑暗体制的一部分或者发现并留存黑暗体制中的微光。李洱所期待的知识分子的应物方式自然是后者,人们需要了解痛苦和黑暗,更应当时刻保持警惕,反复思考、勇敢质疑不合理的现实暗影,从中挖掘出隐含的希望,并坚持贯彻这份光亮。
在复杂变动的时代,李洱更加关注对个体与世界之间关系的诠释。他谈到,我们置身于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世界中,如何处理个人叙事和集体叙事之间的关系,长久地困扰着知识分子。这个问题难以解答却又意义非凡,值得每个人在生命长河中思考探讨。
问答环节后,主持人邀请李洱为现场嘉宾朗诵《应物兄》的文章片段,李洱笑称自己可以背诵写下的文字段落,随后为大家朗诵了书中关于黄河的文本段落。活动最后,李洱为现场书迷签名留念,本次读者见面会圆满结束。
记者:徐敏 实习生:艾紫云 编辑:任晓斐 校对:汤琪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李洱谈《应物兄》:怀着崇敬和悲悯书写知识分子的故事
王晋康、李洱入选第七届当当影响力“小说作家榜”
作家李洱的一部乡土小说,为何被德国总理推荐?
对谈预告 | 谈波×贾行家×李好帅:用“利刃”书写北方的温柔
李炳银:李国桢的“碰瓷”人生书写|名家谈创作
获茅盾文学奖的十位豫籍作家及其作品
李洱小说《花腔》意大利文版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
怀着悲痛的心情和大家分享一篇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故事
手足情深,诚挚敬兄 长子 李承儒 庆余年
让知识分子的担当和风骨代代传承—电影《柳青》走进中国人民大学
网址: 李洱谈《应物兄》:怀着崇敬和悲悯书写知识分子的故事 http://www.shhpp.com/newsview205187.html
推荐社会
- 1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8297
- 2包养百位嫩妹一夜9女,台湾富 6776
- 3猎艳?猎物!男子出国猎艳被间 4565
- 4这个打架子鼓的王安宇也太帅了 4405
- 5神仙选手!16岁全红婵已跳出 4028
- 6圆桌|从人和故事出发,谈谈推 3870
- 7读刘慈欣的《三体》:技术统治 3804
- 8真希望他们只是万千寻常人家中 3613
- 9导播:人都到齐了,来个大杂烩 3435
- 10孟子义李昀锐《奔跑吧》路透曝 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