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则臣新作《域外故事集》出版:在地球的各个角落与中国重逢
8月16日,茅盾文学奖得主、《人民文学》主编徐则臣最新作品《域外故事集》首发暨分享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本书作者徐则臣与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阿来,以及作家、翻译家黄昱宁围绕“在地球的各个角落与中国重逢”这一主题展开分享。
《域外故事集》是作家徐则臣历经十五年淬炼的最新力作。作品以十篇域外题材小说,集中展现美国、智利、白俄罗斯、德国、乌拉圭等世界各地人情风土与奇谭故事。在瓦尔帕莱索,三个吉卜赛女人用塔罗牌预言了抛锚的汽车;在麦德林,一场蒙面文学朗诵隐藏着游击队员的身份秘密;在奇琴伊察,寻找玛雅面具的旅程揭开了家族跨越百年的失踪之谜,《去波恩》的火车情缘,《中央公园的斯宾诺莎》的中年危机,《瓦尔帕莱索》的浪漫邂逅……徐则臣灵活游走于现实与虚幻之间,接续《聊斋志异》和唐传奇的中国古典传统,以魔幻现实笔法将孤独、身份、乡愁与追求的主题融汇在一起,探讨不同文明的碰撞摩擦与交流对话。
地理空间的真实质感,始终是徐则臣作品的基石。他曾在德国、白俄罗斯、智利、美国等二十多个国家驻留,积累了丰富的跨文化体验。一个故事呈现一个国家,是徐则臣精心的设定,“我希望把在各国认识到的风物、人情、地理、人文相关的东西,尤其是与中国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浓缩到一篇小说里,从而给读者呈现出更强烈的对比感与差异性。”
阿来指出,《域外故事集》半真半假的特点,极大地激发了读者对叙事界限的好奇心。通过回想自身的旅行经历,阿来发现与书中的背景高度重合,“同样的出发地,同样的目的地,为什么火车上这些事情我就遇不到?为什么奇遇都跑到这本书里头?”他认为,这种创作恰好揭示了小说的核心价值,“这给我们的生活增加无数的可能性,让我们再来想象这种可能性”。
黄昱宁表示,作为写作者,她更聚焦于《域外故事集》所聚焦的主题——“在地球的各个角落与中国重逢”。她观察到,书里的人物,超过一半是在异域遇到的中国人。“这些故事分开来看是一个感觉,放在一起以后,就会得出一些关于在海外生活的中国人的总体印象。”她以《斯维斯拉齐河在天上流淌》这一篇为例,“这个故事真的非常神奇。在这么短的篇幅内,作者如穿墙而过一般穿透现实与故事,每一节的人称都在变化,最后抵达一个内核。戏剧性非常强,唯有进入最内层的视角才能理解这个故事。”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章朝阳在致辞中介绍道:“徐则臣的文学魅力,在于其根植本土的深厚与面向世界的开放。无论背景如何,其故事内核探讨的始终是人类共通的情感与困境——关于迁徙与安顿、传统与现代的撕扯、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坚守。”作为国内集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等多项顶级文学奖项于一身的作家,徐则臣以其深邃的历史洞察、独特的“运河叙事”和全球化视野,持续为中文世界贡献高品质精神产品。其作品不仅在国内赢得了业界以及读者的认可,更被译介至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读者理解当代中国、感知中国人精神世界的一扇独特窗口。(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俊宇)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相关知识
徐则臣新作《域外故事集》出版:在地球的各个角落与中国重逢
徐则臣新作《域外故事集》:与世界的对话中更好地发现自己
阿来亮相上海书展 被读者“围追堵截”求签名
《北上》剧集热播背后:作家徐则臣与《川流中国:开天河》的故事
徐则臣:为什么《北上》?
平野启一郎对话徐则臣:在全球化时代寻找写作者独特的声音
圆桌|70后作家徐则臣的乡土书写:到世界去
茅奖作家徐则臣:大河流淌到生命里,塑造了现在的我|川流中国·开天河
“名家读经典”系列:徐则臣解析“我们为什么爱读汪曾祺”?
今天我们如何读汪曾祺?茅奖作家徐则臣开了一堂文学课
网址: 徐则臣新作《域外故事集》出版:在地球的各个角落与中国重逢 http://www.shhpp.com/newsview341552.html
推荐社会
- 1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8297
- 2包养百位嫩妹一夜9女,台湾富 6776
- 3猎艳?猎物!男子出国猎艳被间 4565
- 4这个打架子鼓的王安宇也太帅了 4405
- 5神仙选手!16岁全红婵已跳出 4028
- 6圆桌|从人和故事出发,谈谈推 3870
- 7读刘慈欣的《三体》:技术统治 3804
- 8真希望他们只是万千寻常人家中 3613
- 9导播:人都到齐了,来个大杂烩 3435
- 10孟子义李昀锐《奔跑吧》路透曝 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