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为什么某些人会认为沪语演出等于排外?

为什么某些人会认为沪语演出等于排外?

来源:生活好品牌 时间:2025年09月19日 02:20

上海迪士尼又和沪剧院联手了,要把沪剧搬进童话城堡,让米奇和沪剧名家同台演出。

多好的事儿啊!可是,上海和上海话就是这么敏感,又有人对此过敏了。不少上海人拍手叫好,部分外地人却直接吐槽:"听不懂""搞小众""上海人自傲"。

为什么迪士尼比我们更珍惜上海文化?迪士尼一个外资企业,三番两次推广沪语沪剧,是的呢,今年的迪斯尼沪语版歌舞可不是第一次了啊。图啥?说白了,人家懂得"越是地方的,就越是世界的"。它不是在讨好上海人,而是在做一本万利的文化买卖——把沪剧包装成"中国独家特色产品",吸引全球游客。这眼光,比某些人喊着"要说大家都懂的话"高明多了。

我就奇了怪了。为什么某些人会认为沪语演出等于排外?什么逻辑!

我们去西安听秦腔,去天津听相声,没人要求改成普通话。怎么沪剧一唱,就有人跳脚?迪士尼也没拦着谁不让听啊!字幕、解说、宣传册……能上的手段都能上,听得懂的品韵味,听不懂的看热闹,这不就文化传播的常态吗?

有人说"上海是全国的上海,不该沉醉方言"。我说这话错了。真正的包容,是允许每种声音都有发声的机会。沪剧上了迪士尼的舞台,不是上海人关起门来自嗨,而是打开大门说:"来,看看我们家的宝贝!"上海的格局,恰恰在于包容。

保护沪语和推广普通话根本不矛盾。上海小孩现在很多都不会说上海话了,再不给它舞台,将来就真的只能进博物馆了。迪士尼给了沪剧一个全球瞩目的舞台,这不是在缩小格局,而是在给上海文化插上翅膀。

别忘了,去年迪士尼首演沪剧时,很多外地游客举着手机边录边笑,虽然听不懂,但照样鼓掌——文化的魅力,从来不需要完全听懂才能感受。

所以,咱们既要欢迎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也要大大方方唱咱自己的歌。这才是上海该有的腔调。

相关知识

《繁花》盛放,沪语话剧“响了”
沪语传承,重在扎根基层贵在持续创新
方言话剧《雷雨》寻求“破圈”,让年轻观众走进剧场感受沪语
首场“沪语大讲堂”在长宁开讲!
学沪语童谣、传沪剧之美,沪剧艺术来到校园
spicy comedy 沪语脱口秀,争做上海人,愿天下无巴…
沪语新配《乌鸦与麻雀》:为经典赋予时代新灵魂
沪剧大师茅善玉配音 沪语广播重返上海航空客舱
外高桥沪剧传承美育基地在沪揭牌
沪语对白乡音亲切勾起回忆

网址: 为什么某些人会认为沪语演出等于排外? http://www.shhpp.com/newsview347848.html

所属分类:美好生活

推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