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笔尖的修行。

笔尖的修行。

来源:生活好品牌 时间:2025年11月06日 05:12

人们常说,艺术家的天赋来自于灵光乍现。可仇英的天赋,却更像是一种极端的耐性,那是用时间与生命一点点熬出来的。

仇英就像是中国版的尼德兰画师——那群被意大利人轻蔑地称作“工匠”,但他们的谦卑、虔诚与精密,使每一寸画布都闪烁着人类手工极限的光。

仇英,正好是差不多时间诞生的遥远的“技术控”同道。他最好的作品,和梅姆林的小宗教画不约而同的精美流畅。

在中国绘画里,不论工笔或写意,真正的功夫都是“耐”。写意要耐心于顿悟,工笔要耐心于细节。而仇英,将这种耐性推到了极致。他笔下的一丝一线,都是对体力与精神的双重消耗。

他对两宋绘画的敬畏,几乎是宗教式的。他用南宋的笔法,做北宋的功课。临摹时那种“诚惶诚恐”的态度,让人想到抄经人:每一笔都怕出声。

有人说,仇英不过是技艺好,终究缺乏想象。但在他的时代,能将技艺做到极致,已是对文化最深的复命。他以技入道,以手为心,画出了古典的最后一丝呼吸。

明代是一个讲功名的时代。朱元璋设立科举,人人向书本里钻黄金。仇英偏偏不是读书人,只是个粉刷匠出身,却在文化圈中被推到显眼的位置。这件事,带着几分命运的讽刺。

但他生在苏州——那是天赐的土壤。这里的藏家多、画家多,文化的空气里都是纸墨的香气。仇英的天分很快被发现,有人收他为徒,有人请他作画,也有人慷慨借出古代名迹供他临摹。

从那一刻起,一个手艺人的命运被改写,他从粉墙匠变成了能以画为生的“书画匠”。

有一次,和朋友去南京博物院看仇英。我疑惑,朋友向来喜欢大写意,何必专程看这位“工笔圣手”?他微笑着指着画面:“你看,他多轻松啊,简直像在画写意。”

那一刻我恍然。原来最高的技艺,不在紧张的精细,而在从容的掌握。仇英之细,不是拘谨的细,而是自在的细。他像是用极度的专注,抵达一种超然的轻松。

仇英算不上革新者,更不曾想超越那个时代。他只是尽力把每一幅画做到最好。在纷扰的世间,用极致的认真,对抗时间的流逝。

相关知识

笔尖的修行。
日光的温度漫过笔尖,信笺染着青柠脉络,此刻在微风里自在舒展
一场旷日持久的修行
先天修行并无性别界限,小青为了小白而选择了女性的姿态来修行
渊回修行:农村出身如何修行?劳苦大众如何自立自强?撑起穷骨头
​渊回修行:修行人的底线在哪里?儒释佛道的修行,戒律戒行是红线
笔尖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文书法墨香正浓
人生是一场没有尽头的修行
“笔尖上的童心” 宝山这个儿童文学创作大赛正式启动征集啦!
​懂得自己,就是修行的目的

网址: 笔尖的修行。 http://www.shhpp.com/newsview353954.html

所属分类:美好生活

推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