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球不简单 燃脂又烧脑(健身视野·服务站)

以上图片均为黄晓波摄
日前,2025年全国壁球锦标赛在福建龙岩举行。壁球个头不大,打起来很考验选手的反应能力,可谓燃脂又烧脑。自从正式成为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壁球逐渐进入大众视野。
江苏省盐城市青少年壁球队主教练张恒源介绍,新手如果想尽快入门,球感是门槛、动作是根本、移动是关键,练好基本功才能逐步提升。
培养球感找默契
初学阶段,可以通过球馆内外的不同场景来培养球感,帮助自己更精准地控制击球力度与方向。
球馆外的练习,包括徒手抛接、对墙抛接、墙面落地接球等方式。
徒手抛接时,双手持球,将球垂直向上抛起约1.5米,待球下落时用双手稳稳接住,10至15次为一组。熟练后可尝试单手抛接,先练惯用手,再练非惯用手,重点感受球的重量与下落速度。
对墙抛接时,找一面平整、坚硬的墙面(避免玻璃或易碎材质),在距离墙面1.5—2米处站立,单手将球抛向墙面,待球反弹后,用惯用手接球,适应球从墙面弹出的速度。
墙面落地接球时,在距离墙面1.5—2米处站立,用手将球抛向墙面,待球反弹落地后再接住。初期可放慢速度,观察球反弹的轨迹规律,后期可逐渐加快抛球力度或增加反弹墙面的次数,提升反应速度,适应球路变化。
球馆内的球感练习,分为单墙基础颠球和落地击球两种。
单墙基础颠球从正手颠球开始,再到反手,后期可练习一正一反的击球节奏。熟练后可面对壁球场地的前墙(正面主墙),用球拍轻击球,球从墙面弹出后,再连续击球。初期无需追求力度,重点保证球能稳定反弹,且每次击球点尽量一致,培养“击球—反弹—再击球”的节奏。
落地击球时,面对壁球场地的前墙,用球拍轻击球,球从墙面弹出后,落在发球区前附近的场地内,球弹起后再次击球。初期同样无需追求力度,主要专注于球拍力量的控制、适应球的弹性以及击球节奏,后期可逐渐加大力度,增加跑动空间,提升锻炼效果。
掌握技巧防受伤
打球时,握拍、引拍、挥拍环环相扣,规范动作有助于提升击球效果。
握拍是稳定发力的基础。右手虎口对准拍柄右侧棱(左手持拍者对准左侧棱),形成类似握手的自然姿势。手腕上翘固定,确保手腕稳定且控制好拍面角度。
引拍是击球前的关键蓄力动作,要领是侧身、沉肩、抬肘。当球向身体一侧飞来时,迅速将身体转向侧面,击球侧朝向来球方向。双脚前后站立,前脚指向侧墙,后脚与前脚呈45度,膝盖微屈,重心下沉。同时将球拍向后上方抬起,肘部自然弯曲约90度,肩部后引感受一定拉扯感,像拉弓一样蓄力。
挥拍需遵循由后向前、由上向下的轨迹,注重手腕与手臂的协调发力。击球时,从引拍位置开始,手臂带动球拍向前下方挥动,手腕在击球瞬间轻微发力“甩拍”,确保球拍面垂直于来球方向,击球点控制在身体前方30—50厘米处,高度与胸口平齐最佳。击球后不要立刻停拍,需让球拍自然随挥至身体另一侧,同时身体重心向前移动,保持动作连贯。
壁球场地空间有限,球员需在快速移动中接球,掌握移动技巧是避免受伤的关键。
保持“随时能启动”的状态。双脚与肩同宽,膝盖微屈,身体略微前倾,双臂自然下垂或微微张开,确保能向前后左右任意方向快速移动,避免直立身体或双脚并拢。
核心移动技巧为小碎步调整、大步跨出。当球的落点较近时,用小碎步快速调整位置,将身体对准来球方向,避免大幅度跨步导致重心失衡。当球的落点较远时,在小碎步调整的基础上,向落点方向跨出一大步,同时伸出手臂击球,击球后迅速用小碎步回到“T点”(即场地中心位置),为下一次移动做准备。
若与他人同时向同一区域移动,需明确接球时机和空间,无论接球方或避让方都应注意避让,避免碰撞;移动时不要背对来球,始终面向前墙,同时用余光观察球的轨迹,防止被反弹的球击中;一旦他人进入自己的挥拍空间内或出现在设想的击球线路中,请即刻停下所有动作,根据规则来罚分或者合球重打;避免在场地内快速急停或变向,如需改变方向,先减速再调整,减少膝盖和脚踝的压力。
科学进阶别踩雷
江苏省壁球运动协会理事、张家港外国语学校体育教师沈枫从事壁球教学12年。他提醒,初学者最重要的是保持动作的合理性,击球稳定、避免受伤,不要盲目模仿职业选手在高强度对抗中的动作。
新手容易踩中的误区包括这些方面:
追求快与猛,忽视动作稳定性。不少初学者上场后喜欢“猛力抽球”,以为力量越大越好,却忽视了拍面角度和击球轨迹的稳定。结果不仅失误频频,还容易因为动作变形导致手腕或肩膀拉伤。
击球后不及时回“T点”。壁球讲究“击球—复位—再启动”,如果只顾着把球打出去,却忘了迅速回到“T点”,就容易被对手轻松牵制在角落,陷入被动。
缺乏系统规划,盲目模仿技巧。不少初学者看到网络平台上的高难度花式动作便急于模仿,却没有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的水平。壁球的提升必须循序渐进,先稳基本功,再逐步进阶。
沈枫建议,初学者可定期拍摄自己的训练视频,与规范动作对照,及时发现问题。从兴趣练习到系统训练,可以遵循“333法则”:每周练习3次,每次至少30分钟,坚持3个月,逐渐养成习惯且不过度疲劳。此外,找到水平相近、相互督促的壁球“搭子”,会让训练更有效。
此外,科学热身是避免受伤的前提,每次训练前应进行5—10分钟动态拉伸以及移动和球感的练习。训练结束后要注意冷身走动、静态拉伸,并及时补水。
小贴士
壁球装备这样选
球拍:入门推荐重量110—130克,拍头略轻、平衡点靠后,利于控制拍面稳定。拍面470—500平方厘米,容错率更高。
球:蓝点壁球弹性最强,球速较慢,落地后反弹高度较高,便于找到击球点,适合新手。红点壁球弹性中等,球速适中,是进阶阶段的选择。黄点或双黄点壁球,弹性最弱、球速最快,适合专业选手或高水平爱好者。
新手选择壁球时还需注意两点:一是看球的硬度,用手指轻捏壁球,感觉有轻微弹性但不塌陷为宜,过硬的球反弹轨迹不稳定,过软的则缺乏爆发力;二是看球的磨损程度,建议新手选择表面光滑、无明显划痕或凹陷的新球。
鞋:穿专业壁球鞋或羽毛球、排球等室内运动鞋,鞋底为不掉色橡胶或无标记鞋底,避免损伤场地。鞋侧面需有良好支撑,不宜以跑鞋替代。
服装:透气、速干、宽松的运动服为佳。
护具与护目镜:根据需求佩戴护腕、护膝。初学者佩戴护目镜可减少赛场上的意外伤害。
(本报记者 白光迪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5年10月13日 14 版)
(责编:邢郑、孙娜)作者:本报记者 白光迪
本文分享自人民网科普频道,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客户端。
相关知识
壁球不简单 燃脂又烧脑(健身视野·服务站)
夫人~(努力微笑版)烧脑又上头
纵然我铁石心肠,也要为之动容 烧脑又上头
李现HIIT燃脂挑战,暴汗减脂
即使我心如铁石,也不免被其触动 烧脑又上瘾
今天给大家分享帕梅拉一首歌健身减脂瘦身舞蹈!
温馨提示:您的大名已被潘县令记录在案啦!烧脑又上头
终于有人来治烧脑侠了!
孙俪在微博晒低脂晚餐照烧胡萝卜,红枣水,少油低脂,晚餐完美……
一首歌暴汗全身,帕梅拉燃脂效果你还不知道嘛?
网址: 壁球不简单 燃脂又烧脑(健身视野·服务站) http://www.shhpp.com/zhidaoview1499.html
推荐生活
- 1媚俗成了我们日常的美学与道德 274
- 2爱在日常,才不寻常 176
- 3陈若仪分享趣味日常 Kimi 149
- 4海军上校回家探亲,去邻居家取 143
- 5成功者的26个日常习惯,第1 142
- 6日常使用紫砂是老壶好还是新壶 141
- 7在日常工作中,领导常说:“你 140
- 8陆桐说茶:简单易懂选茶窍门, 134
- 9《日常幻想指南》定档9.19 133
- 10霍启刚郭晶晶带孩子听音乐会,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