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垂古镇天水杨家寺,王柄先生,一位才华与成就交相辉映的学人
原标题:西垂古镇天水杨家寺,王柄先生,一位才华与成就交相辉映的学人
原文标题: 王 柄,才华与成就交相辉映
文/甘肃 西堃
王柄先生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杨家寺镇街上人,出生于一九三五年三月十四日。一九五〇年杨家寺(士子镇中心小学)毕业,同年考入天水师范简师部上学。一九五四年毕业后考入同校普师部,一九五七年毕业后分配至天水县太京附中任教。一九五九年一月至一九五九年九月筹办天水市文联。一九五九年九月至一九六〇年二月,天水市九中任教。一九六〇年二月至一九六〇年九月,一九六〇年九月至一九六八年八月,天水县三中(新阳中学)任教。天水市文化馆工作。一九六八年八月,天水县委报道组工作。一九七四年入党,同年十月任天水县委报道组组长。一九八三年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一九九六年在北道区政协学习委会员主任岗位上退休。
二〇二〇年九月十七日阳光明媚的下午,在王老的居所,我与老人促膝交谈,先生的八十五年人生历程娓娓道来。父亲给小学毕业的王柄的人生设计是学中医,生性倔强的他考取了天水师范。在天水师范上学半年后他不上了,想做其他事情,没有成功,再考,因此,别人三年的简师他上了四年。工作后展转了几个单位,尤其是八十年代,麦积山文管所所长、麦积公社党委书记、天水日报编辑都放弃了,王先生有他的主张,他只在他自己设计的门路上前行,那些看似耀眼的岗位并不适合他。
王柄先生可能就是一颗文宿星,他的一生都在写作上奋进。
一九五四年,十九岁的王柄开始写作,一年后,他的叙事长诗《王大妈养鸡》在《甘肃农民报》上发表。今天,二十岁的文学能有几人在省级报刊上发表大部头文学作品呢?随后,《甘肃日报》、《甘肃文艺》(今《飞天》杂志)等报刊发表他的《剪窗花》等诗歌、儿歌作品。一九五八年在《甘肃日报》上发表了大量民歌。一九六〇年,王柄创作的《八字宪法》歌词在《群众音乐》上发表,陕西广播电台面向全国播送,引起强烈反响。
这段时间写了几篇小说,以“小”为主,因形势原因不得已放弃。
采写天水县石佛幼儿园的《让祖国的花朵开得更鲜艳》作为典型层层推荐,直至中宣部、教育部,成为全国典型。
报道天水县甘泉公社黄家庄大队发动群众制订乡规民约,坚持用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农民,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制订乡规民约,村风家风大变》的通讯稿也成全国典型,收入中宣部年鉴。
介绍天水县东风小学学生学马克思主义的报道于一九七四年十一月二十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新华社兰州分社将此文收入甘肃省中学试用课本《农村应用文》一九七五年三月第一版。
“十年教员,十五年新闻工作者,人报、甘报、甘农报三个报纸上发表了一百八十多件新闻稿件,一百多件内参。”王老如数家珍地给我介绍他十五年新闻报道的成绩。一个县级报道组组长,能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作品,两篇通讯稿成为全国典型,是什么成绩?我曾经在一家报社的宣传栏上见到某市委关于在中央新闻媒体上发表新闻稿件进行奖励的文件,人报上发表一篇五百字以上的奖励两千元,是中级职称记者月工资的四倍。有记者指出,自八十年代以来,这家报社记者采写的报道没有一篇上过人报,甘报都上不去,人家有驻站记者呢,而早在七十年代,王柄先生竟然是这等成就。
对于当老师这十年时光,先生还是满意的。“崇道,世范,传道,授业,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要成为一名好教师,首先要学有所成,要立得住,并且这个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一生的任务,不能有任何止步不前的满足感。不论在学生中还是同行老师中,要有崇高的追求,要做表率,从点滴做起,从最细小的不起眼的事情做起,把这些事情做好,效果就出来了,学生、老师都看得见。”王老深情地说。
“在太京中学,从整顿学生衣冠做起。我们农村孩子,大多不注意个人卫生,不洗脸的,帽子斜挂在脑袋上的,上衣不系扣子的,我都一一纠正。教书之前先教如何做个好学生。教书的目的是育人。我的这一做法,引起了部分老师的反感,他们经常披着上衣走进教室,大大烈烈,衣冠不整,不注意个人形象。正衣冠、净容貌,是我上每一节课的前奏。渐渐地,整个风气好了起来。
“我效法五柳先生(陶潜)做人,以马融(东汉)绛帐授学为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始终正面教育学生,对学生的问题以说服的办法解决。有一个学生经常在课堂上偷看小说,我没有公开批评,让认真听讲,课余大胆地看,学习其中的故事、人物,还可以借鉴小说的写法写作文,尤其是小说中好的词语、比喻,要抄下来,经常看,变成自己的知识、本领。这个学生很听我的话,后来成了同事,当了政府秘书长、科委主任。
“我在农村中学教书,可供学生阅读的书籍特别少,我就要求学生以课本为主,多读多背,告诉他们学习语文的目的只有两个,一个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把话说好,说精彩,说出水平来,一个是写作能力,把文章写好,能化腐朽为神奇更好。为了让学生写好作文,像美术老师搞的静物写生一样,让学生面对鲜活的水果写水果,从外表到果肉、再到果核,结果效果非常好。”
此时的王老好象是回到了三十多岁的讲台上。“当老师,首先自身要过硬,自己先做好人,再谈教育人的事。这十年,我没有虚度,一九六〇年,我参加了全省文教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成为全省优秀教师,受到表彰奖励……”
王老的客厅挂着一副别致红底烫金中堂,中堂是松鹤延年画,对联是“松高枝荣祥云集,鹤寿延年福气多”。这是他天水县三中学生裴建国、丁铁武、郭智魁、刘五荣、方双存、张海录、温换生、谢全生、姚仲赦、高映成二〇一二年春节献给王老先生的,整个屋子因为这红黄书画而显得富丽堂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学生如此崇拜,我认为足够了。
退休后,王老开始了古体诗词、散曲、楹联的创作,先后出版《黄牛歌诗稿》《清平斋吟稿》《清平斋吟稿续集》三部诗集,发表古诗词千余首,作品入选百部计集,主编了《北道区民间歌谣》。近些年,他写了不少序言和评论,提携同道和晚辈在写作上迅速上进。
王柄先生是杨家寺的一代学人,学优而仕,仕不忘本,坚守农家子弟的本分,恪守知识分子的操守,崇尚正义,不落俗尘,一生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本籍后学者的典范楷模。
作者简介: 西堃,甘肃天水知名作家,本名郭永杰,出版文学作品多部。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西垂古镇天水杨家寺,王柄先生,一位才华与成就交相辉映的学人
走进容庚先生的金石世界
严家炎先生的“严加严”
刘柄序:锋芒毕露的少年狂想
吴承学新著《冰壶秋月》:“80学人”的珍贵心路历程
阳明先生与他的《啾啾吟》
古镇老秤匠 巧手护“公平”
纪念王元化诞辰百年,清园百年书系三种作品出版
喜闻乐见王一博:集才华美貌于一身……
七本母亲的回忆录成就王小鹰新长篇《纪念碑》
网址: 西垂古镇天水杨家寺,王柄先生,一位才华与成就交相辉映的学人 http://www.shhpp.com/newsview31294.html
推荐社会
- 1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8186
- 2包养百位嫩妹一夜9女,台湾富 6766
- 3猎艳?猎物!男子出国猎艳被间 4559
- 4这个打架子鼓的王安宇也太帅了 4405
- 5神仙选手!16岁全红婵已跳出 4026
- 6圆桌|从人和故事出发,谈谈推 3802
- 7真希望他们只是万千寻常人家中 3609
- 8读刘慈欣的《三体》:技术统治 3514
- 9导播:人都到齐了,来个大杂烩 3435
- 10孟子义李昀锐《奔跑吧》路透曝 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