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新大众文艺专访④ | 如何看待素人写作和专业创作的关系?

新大众文艺专访④ | 如何看待素人写作和专业创作的关系?

来源:生活好品牌 时间:2025年10月13日 12:21

编者按:新大众文艺是当代中国文艺领域涌现的新现象。围绕如何看待新大众文艺、推动新大众文艺健康发展,本刊记者对中国文联副主席高世名、陕西省西安市委宣传部原部长王军、《文艺报》原总编辑梁鸿鹰、“外卖诗人”王计兵进行了专访。

记者:素人写作是近年来文学界兴起的一种写作和出版现象,如何看待素人写作和专业创作的关系?请结合实际谈谈普通人是如何参与文艺创作的。

梁鸿鹰:素人写作和专业创作不是竞争关系,反而可以形成互补关系。我们所说的专业创作,依托系统的科班训练、深厚的技艺研习和理论素养的提升,强调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高度,承担着文化引领和价值导向的社会责任。专业创作者在长期历练过程中,累积起丰富的创作经验,其作品的字里行间蕴藏的深刻思想内涵、体现出的千锤百炼的成熟文学技巧,一直是素人写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学习借鉴的。与此同时,素人写作有着来自社会一线生活的在场性、直接性。素人写作者作为普通老百姓,以个人的生命历程展现都市生活、折射社会变迁,为专业创作者提供诸多思考。他们来自生活源头的一手体验,正是不少长期处于书斋里的专业创作者渴望深入体验和了解的。他们那种不乏稚嫩粗粝或直抒胸臆的表达,更是所有作家走上文学道路之初的必经样态。

王计兵:素人写作其实一直存在,比如一些文学大家,他们在成名之前,很多都是素人。我们今天所说的素人写作,大多是指在网络环境下展现出来的普通人的写作现象。比如矿工、商贩、出租车司机、外卖员,他们都是广大人群中普普通通的一员,却因写作被甄别出来。素人写作因为更加贴近大众生活,容易被读者接纳。就像我曾在笔记里写过的感受:“我们终因普通而不凡。”素人写作的特质,在于大多有浓郁的情感与真实的生活。以我自身为例,我既是“外卖骑手”中的一员,也是“外卖骑手”的观察者。我会观察他们的日常、他们的语言表达,并整理成作品。去年,我出版诗集《低处飞行》,选“飞行”这个词是因为联想到我们的工作状态几乎都是贴地“飞行”,想传递的生活态度就是:我们有“翅膀”,无论所处位置高低,只要我们愿意,每个人都可以“飞行”。当然,素人写作者走进大众视野后,应该更加努力,不能让“素人写作”的标签拉低了新大众文艺的高度。

更多内容,详见本刊记者专访文章《推动新大众文艺健康发展》

(策划:周昭成 许文嫣)

相关知识

新大众文艺专访④ | 如何看待素人写作和专业创作的关系?
《人民日报》对话莞城素人写作者穆肃,探寻新大众文艺发展
东莞新大众文艺从“现象级热潮”升级为“可持续生态”
以新大众文艺创作者为主体!东莞签约四大类百名创作者
《哪吒:新大众文艺的力量》出版:展现电影创作历程
36名东莞素人写作者走进文学名刊,与名编辑面对面
“新大众文艺”方兴未艾
荷花文学榜名家素人交相辉映!东莞新大众文艺蓬勃发展
“他乡”化“我城”,第十届东莞荷花文学榜打造新大众文艺范本
毕飞宇:作家不能让自己变成“琥珀”

网址: 新大众文艺专访④ | 如何看待素人写作和专业创作的关系? http://www.shhpp.com/newsview350898.html

所属分类:美好生活

推荐社会